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送别! 教师刘增寿劳累过度 倒在了送考路上

0
分享至

6月12日15点,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七班班主任刘增寿正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河口区一中考点外,等待着还没来拿准考证的考生,却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倒在了地上,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38岁。

14日,刘增寿老师的追悼会在东营市第二殡仪馆举行,近千人前来送别。

送别纪念:

他太累了

现在可以静静睡一觉了

2019年6月12日下午,东营市河口区一中门口,刘增寿老师正在学业水平考试的考场外张望、等待着还没来拿准考证的考生,却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起来,年仅38岁。

小陶是河口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七班班主任刘增寿老师班里的学生,她亲眼目睹了刘增寿倒下的过程,“那天听说刘老师为了我们考试顺利,特地穿了红色上衣。当时他在遮阳棚外面发准考证,让我往里面站站,说一会还要考试别晒着,他自己却站在棚子外面,”她说着有些哽咽,“当时我还在和同学讨论生物题,他突然想扶点什么东西,向前走了几步,然后慢慢倒下去了。当时,我还和他对视了一眼,就看到他倒在了我的不远处。我对他撒过谎,惹他生过气,最后一节数学课的最后五分钟还在盼着下课,可是现在我好想他。”

6月14日上午11时30分,刘增寿老师的追悼会在河口的东营市第二殡仪馆举行。不到11点,殡仪馆院子里已经停满了车。前来送行的人们穿着黑白灰三色的衣服挤满了诺大的悼念大厅,错肩难行。河口区政府的领导来了、东营市教科院的教授来了、河口区教育局来了、学校的同事们来了,毕业的学生听到消息后也纷纷赶来了,学生家长也来了,还有村里的大娘也来了。他们都来送别好老师刘增寿。

仪式大厅的最前方站着刘增寿的家人们,刘增寿的妻子坐着,头倚靠在家人的臂弯里,脸上没有表情,直直望着躺在眼前棺椁里挚爱的丈夫。相懦以沫的丈夫就这样走了,她一直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刘增寿的小姨几乎站不住了,被家人搀扶着。

大厅中央,白色与黄色的菊花整齐摆放着,充满生机又纹丝不动,刘增寿就躺在鲜花丛中。致悼词时,李校长几度哽咽,每一个参加追悼会的人眼里都噙满泪水。众人强忍悲痛,低声啜泣,仿佛是怕吵到睡着的刘老师。他太累了,现在可以静静地睡一觉了。

班里学生:

他是严师、是慈父

他笑起来那么好看

“有时候我觉得他可坏了,偶尔会占用我们喜欢的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还经常在课间拿着他的小棍戳戳我们的桌子,告诉我们该干什么。有时候觉得他太严格了,甚至会烦他。他平时让我们写周记,我就写我毕业了要回到实验学校,我要当比你还厉害的大官,也让你天天写检讨!”班里的学生小王愤愤地说着,转瞬她突然掉下眼泪,“他在周记里给我回复‘我等着那一天的到来’,他没等到,刚上六年级的时候,他说要折磨我们四年,他也没做到,他就是个骗子,我很生气。”

刘增寿老师出事后,小王始终没法接受。她告诉记者,每每梦醒,她都以为是个梦,愣了愣神后发现是真的,就觉得无比难过。“当初有多讨厌他,现在就有多想他。”小女孩的脸憋得通红,泪又一次涌了出来。

“他在我心中是慈父一样的老师,他为我们写纠错本,每道题都会详细写好,连题目都抄上。他讲题特别仔细,我们已经习惯了他的讲述方式,别人讲的我都听不太懂。”班里学生小张低着头,看着眼前的桌子一角轻轻说着,“现在印在我脑子里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去找老师要名单,快上课了,我问他下课来拿行吗,刘老师就给了我一个微笑,这件事很小,但是我记得特别深刻,他的笑那么暖,那么好看。”

小张说看到班主任倒下的时候还以为是中暑摔倒了,吓了一跳。“我看到他晕乎乎想抓柱子,但是没抓住,可能是怕弄伤我们,就走到前面倒了下去。”

刘增寿所执教的班级。

“六年级的时候他去参加全市的中考命题,我们班很闹,回来之后老师们找他告状。所以七年级他又要去命题的时候很不放心我们,特地写了一封信给我们,我们都没再闹了。”班里的班长小宋声音低低的,“不分学习好坏,他不放弃每个同学。我们习惯了时不时往他的办公室里瞥一眼,习惯了他时不时来教室里转一圈,现在他人走了,我们的习惯还是没变。”小宋流着眼泪,一顿一顿地说。

往届学生:

约定好的高考后见

你却失了约

在追悼会上,有很多刘增寿教过的往届学生来到了现场,送老师最后一程。

现场的一位学生小李穿着白色T恤衫,站得笔直,久久凝视着悬挂在墙壁上的刘增寿的相片。

“事情已经发生两天了,来的路上我很平静,告诫自己不要哭。这是我第一次来殡仪馆,直到看到那张遗像,我还是忍不住。”小李是刘增寿上一届带的九三班的学生,他尽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小李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他已经三年没有去看过刘增寿老师了。其实高一那年刚刚军训完,他就和同学兴冲冲地跑回实验学校看了刘增寿老师,但是刘老师告诉他们,不要来看他,不要耽误学习,等他们高考完的那一天再来。“我们好听话,我们终于等到高考完,本来同学们约好昨天来看他的,没想到他却走了。”小李哽咽着。

“我从小身子弱,吃饭不好,六年级的一次夏令营,大家都已经吃完了饭准备走了,刘老师把我叫住了,让我再坐下来陪他再吃点。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记得那一次午饭,他一筷子都没动,一直给我夹菜,看着我吃。”小李知道,老师是为了让身子弱的他能再多吃一点。

小李今年十九岁,做过刘老师四年的学生,他觉得已经很幸运了。“他总会说‘你还差得远呢’,他会让你一直往前走”,交谈中,他强装镇定,身子想要站直却不停颤抖,他五次落泪到几乎说不出话,甚至有一颗硕大的泪珠掉在地板上发出了“啪”的声响。

告别遗体时,他留在原地看了很久,和最后一拨人一同上前去,鞠躬三分钟仍未起身。“我想再多看他几眼,曾经在身边触手可及的人,现在只能在脑海中了。我在想,如果我一直不长大,他是不是就能回来?”

同事朋友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他就是那样的人

霍希岩老师和刘增寿同一间办公室,两人对桌办公。他是刘增寿老师一手带出来的徒弟。2016年,他一毕业就来到实验学校跟着刘增寿。“他平时要求很严格,只要有机会就会听我的课,他既是我的级部领导,也是生活上的老大哥。他总是在学生来之前到学校,等学生走了他还没走,周六我来取文件还遇到他在加班和备课。他几乎以学校为家,老师们、学生们遇到问题时他都会倾尽所有,为我们想好解决方案。”

事发的前一天,周二的时候,霍希岩还在和师傅刘增寿一起谈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跟我说,我们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我们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毅力,他就是那样的人。”霍希岩红着眼眶说。

刘增寿的照片。

张立军、尹春光两位老师既是刘增寿的同事,也是他的好朋友、好哥们。张立军说,“从2004年毕了业参加工作开始,我们三个就一直在一起,我们上班天天见,周末也常在一起,总是聊学校和班里的事,我问他是不是对学生太严格了,他会说现在就要对他们严,以后他们会知道这是为他们好了。”

“他是班主任也是级部主任,卫生、纪律、考试,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他工作细致,做事的时间、程度都把握的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他很爱学生们,有几个学生因为父母不能及时接送,他就一直在学校里陪他们到晚上八点。这是一种常态。”刘增寿的办公室在三楼,尹春光的办公室在顶楼,他每次走的时候都看到刘增寿办公室里的灯还在开着。从教十七年,刘增寿先后荣获了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东营市优秀教师、东营市教学能手、东营市师德标兵、东营市名师、东营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东营市学科带头人、河口区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刘增寿班里的数学平均成绩一直位列年级第一,班级平均分拉第二名10分以上。在全区和全市都是名列前茅。“‘增寿,我啥时候才能超过你啊,’我总喜欢这么和他开玩笑说。”尹春光说。“事情太突然,现在我的大脑还是懵的。我的心率一直是54左右,这几天到94了。”尹春光扶着额头,略显疲惫,“那天考试他去的最早,我记得他坐在椅子上,一手拿着准考证,一手拿着纸在扇着风,他笑着跟我说‘你来晚了吧!’,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的笑,那是我见到他的最后一面。”

事情发生后学生们情绪波动很大,心理压力也很大。学校专门找了心理老师来给孩子们做心理干预,并安排多位年轻的教师帮着“盯班”。“我跟他班里的孩子们说,‘等你们九年级毕业合影的时候,帮你们把刘老师的位置留出来’”。尹春光说。

家人邻里:

他是整个家族的

楷模和表率

14日中午,参加完追悼会之后,在学校只有一路之隔的刘增寿父母家,门前的春联和福字已经摘掉。

家中聚了很多人,大多是刘增寿的家人。刘增寿读大学的时候经常住在小姨家,两个人的关系特别好,“他从小就特别可爱,不想自己,总想着别人,他生活上节俭,却对别人很大方,总惦记着给家人添东西,知道家人喜欢吃什么,非常孝顺,虽然忙着工作,还是能把家庭照顾得很好。他很低调,他的很多荣誉我们都是这几天才知道的。”刘增寿的小姨说。

刘增寿在考场外等待没来拿准考证的学生。

刘增寿从上大学就开始做家教,在他读师专的三年里辅导了两个学生,后来这两个学生一个考上了复旦,一个考上了南开。

“他忠厚老实,是在我们身边长大的孩子”,刘增寿的舅舅告诉记者,“他爱生如子,对教育执著钻研,对待家里的孩子们也悉心教导。就连对父亲,也会选择一种教育的方式。父亲生病了得吃药,为了让他父亲自己记得吃药,他就问他父亲,‘爸,这个药该几点吃?一次吃多少?’跟教孩子一样”。

在刘增寿毕业的时候有个人人都感觉更好、更有前途的就业机会。可他就是不去,家人让舅舅给他做思想工作。他却毅然对舅舅说,“舅,你不知道我有多热爱教师这个职业,这是我第一次不听你的话,就这一次。但是只有教书育人,才能改变我们落后面貌。”

“他是我们整个家族的楷模和表率。”刘增寿的舅舅说。

刘增寿楼上的邻居王梅花对他赞不绝口,“这个孩子真是太好了,做事周到又细致,不光是对学生,对家人,他对所有邻居都好。几年前,有一次我的钥匙落在车里了,他看到了就说‘姨,我来帮你’,说完就给学校打了个电话上班去了,说同事来帮我开锁。后来才知道来的是开锁公司,钱也早付过了。当时我就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孩子。”

“有一次我来他父母家串门,正碰上增寿坐在床上给他妈妈剪脚趾甲。”王梅花有些激动,提高了音量,“出事儿的时候,我在东营,知道增寿走了,我连车都开不了,打车回来的。邻居老少这几天都吃不下饭去,他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好老师。”

在刘增寿家还放着一张印有“清风河宁,与人为善,知书达理,勤俭持家,和睦共处”的家庭合影。那是被社区评上五好家庭之后,社区给拍的。这是为数不多的一张全家福。

在2017年,曾和刘增寿一起参与命题的教研员吕风远说,他是一个特别孝顺、感性、顾家的人。“命题是全封闭式的环境,去年有24天的时间,中间命题完成后,有一次在两人监督下给家人打电话的机会。他问着问着家里的情况,就情不自禁地开始掉泪。当时我们还跟他开玩笑‘这么大的大男人怎么还哭了’,那是想孩子想的。他是真的很爱他的家庭,他有两个孩子,大的八岁,小的还不到三岁,朋友圈里也尽是孩子和家人的照片。他知识面广,懂得很多,心态很好,很开朗,很热心,各个年龄段不论老少都聊得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刘增寿老师虽然英年早逝,但他拥有的已是芬芳一生。他是园丁、是粉笔、是明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他对教育事业的一生奉献,才让学生们有足够的力量与勇气搏击蓝天,成为击浪的勇士、不灭的火炬。今天,我们一起送别刘增寿老师,感谢您!

2018年,刘增寿写给学生们的信

写给七年级七班的你们:

明天就是周一了,老师想问问你“周末的作业完成了吗?该带的东西收拾好了吗?还有没有忘下些什么?”希望各科老师布置的任务,你们都很顺利、很认真的完成了!

也许你会好奇,怎么会有这样的一封信,难道这个周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是这个周末特别,而是接下来的24天里,老师因为有别的工作要做,所以不在学校。希望你看到这里,先不要着急兴奋,因为接下来老师想和你们好好的聊一聊。

平时有些习惯了面对着你们本人教育你们,今天老师想换一种方式,用文字嘱咐你们几句。

首先,我不放心,总是担心这24天里你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担心6月14号我回来上班的时候,任课老师排队向我告状,就像去年六年级的时候那样;

其次,我很不放心,担心临时换了别的老师上课,你们会不会听的不习惯,会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会不会让自己好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慢慢消失;

再次,我十分不放心,如果没有我平时诸多的强制要求,你们能不能自觉自主的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能不能把握好分寸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老师有很多的不放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可能你们总是觉得平时管你们太多,管你们太严,我不想说我之所以这样严格的要求你们,是对你们好,是对你们负责,这些等你们长大之后自然会有判断,老师只想说:我所要求你们做到的,都是你们作为一个学生所必须要做到的,这是你们成为学生这个身份所面临的义务!所以,不要因为老师不在,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你就按照老师平时的要求,和平时一样,认认真真的做好你该做的事就ok了。

可是,24天毕竟很长,如果你没坚持住,你做了不该做的事,该你做的事你却没有做好甚至没做,怎么办?没关系,放心吧,任课教师、家长都会把你的这些错误记录下来,就像我要求你们记录下自己的一周生活那样,不同之处只在于你们是一周写一次,而任课教师和家长是随时记录,然后等我回来和你一起算账!

当然,这只是外界对你的监管,老师还是希望你们能自主的管理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毕竟老师也还只能再监督你两年了,你的人生,还是需要你自己管理好!

希望老师的担心都只是担心,不会变成事实,因为你们不是那么的不懂事,虽然我很少表扬你们,但其实你们做的还是不错的,只是老师希望你们能做到更好,也觉得你们一定能做到更好。

最后,老师再唠叨几句,当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先想想这件事对不对,该不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如果你自己判断不出来,请一定要求助,去问问你的家长,去问问你身边的任课教师,相信他们都会给你一个正确的建议。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该看的不看,不该玩的不玩,不该去的不去,不要欺负别人,也不要被别人欺负,要是有人欺负你,认清他的模样,就算不知道他叫啥,找老师帮你报仇。没事就不要乱跑,家和教室是你安全的港湾。

好了,希望这封信能对你有所帮助,当然,绝对不能忘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定第一时间和爸爸妈妈说,因为,他们是比老师更爱你们,更希望你们健康成长的人!

好好听话,认真学习,别太嚣张,等我回来!

你们的班主任

2018年5月20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神秘的朝鲜3号人物:金正恩亲哥哥,权力影武者——金正哲

神秘的朝鲜3号人物:金正恩亲哥哥,权力影武者——金正哲

文史旺旺旺
2023-09-22 17:16:08
9月22日亚运男足比赛预测:中国港亚vs乌兹别足 实力悬殊胜负明朗

9月22日亚运男足比赛预测:中国港亚vs乌兹别足 实力悬殊胜负明朗

恒泰聊球
2023-09-22 14:31:58
这国总统乘坐中国国航飞机访华!三个细节值得关注

这国总统乘坐中国国航飞机访华!三个细节值得关注

政知新媒体
2023-09-22 22:49:31
尘埃落定,许家印被抓细节曝光,多位名记发声,被带走悬念揭晓

尘埃落定,许家印被抓细节曝光,多位名记发声,被带走悬念揭晓

创作者_9SNX
2023-09-23 00:24:00
香港最强软饭男,靠“淫技”征服女富豪,15年狂赚32亿!结局如何

香港最强软饭男,靠“淫技”征服女富豪,15年狂赚32亿!结局如何

猫眼观史
2023-09-18 18:26:41
女硕士被骗138万后:给反诈部门写信千余封 为破案仍与诈骗者保持联系

女硕士被骗138万后:给反诈部门写信千余封 为破案仍与诈骗者保持联系

环球网资讯
2023-09-22 10:01:14
军训跳舞小姐姐,可能压根就不是学生。

军训跳舞小姐姐,可能压根就不是学生。

明理大先生
2023-09-22 18:09:11
小丑彻底输了,iPhone15首销再现排队抢购现象,销量遥遥领先

小丑彻底输了,iPhone15首销再现排队抢购现象,销量遥遥领先

柏铭锐谈
2023-09-22 19:45:40
外阴区出现水疱性病变并蔓延下肢?这个病例具有挑战性!

外阴区出现水疱性病变并蔓延下肢?这个病例具有挑战性!

医学界
2023-09-22 19:19:30
女生军训辣舞不慎暴露,吊带滑落兜不住俩球,5个角度视频被曝光

女生军训辣舞不慎暴露,吊带滑落兜不住俩球,5个角度视频被曝光

影剧真知岛
2023-09-22 20:06:19
网飞大尺度新剧,真TM离谱!

网飞大尺度新剧,真TM离谱!

君君电影院
2023-09-21 00:02:54
泽连斯基提议剥夺俄罗斯安理会否决权,德国外长反对

泽连斯基提议剥夺俄罗斯安理会否决权,德国外长反对

环球时报国际
2023-09-22 18:36:27
中听|坐牢还能多年领工资,谁在创造这样的“魔幻”故事?

中听|坐牢还能多年领工资,谁在创造这样的“魔幻”故事?

大象新闻
2023-09-22 16:12:09
软哨引发中超激烈冲突!20人互相推搡,国安主帅染红,四遭争议

软哨引发中超激烈冲突!20人互相推搡,国安主帅染红,四遭争议

奥拜尔
2023-09-22 21:56:38
电影里都没有的剧情,港股上演了

电影里都没有的剧情,港股上演了

丫丫港股圈
2023-09-22 19:38:47
9月21日下午,就在刚刚,王毅拒绝美国,不出席大会?中美传来新消息

9月21日下午,就在刚刚,王毅拒绝美国,不出席大会?中美传来新消息

阿离家居
2023-09-21 20:07:29
许家印“造车梦”上半年交卷!毛亏6088万元,恒驰5交付超过760辆,总负债757亿元

许家印“造车梦”上半年交卷!毛亏6088万元,恒驰5交付超过760辆,总负债757亿元

格隆汇
2023-09-22 12:29:11
我与陌生美女发生了关系,隔天我发现她竟然坐在面试官的位置上……

我与陌生美女发生了关系,隔天我发现她竟然坐在面试官的位置上……

烟火贩卖客
2023-09-20 16:55:03
华为董事长任正非:不学英文农村孩子永远是农民,怎么就业?

华为董事长任正非:不学英文农村孩子永远是农民,怎么就业?

不掉线电波
2023-09-22 13:58:19
“所有侵略过我们的人,如今都在大谈乌克兰的领土完整”

“所有侵略过我们的人,如今都在大谈乌克兰的领土完整”

观察者网
2023-09-22 15:27:08
2023-09-23 02:48:49

头条要闻

乌军袭击俄黑海舰队指挥部 黑海舰队前司令强硬回应

头条要闻

乌军袭击俄黑海舰队指挥部 黑海舰队前司令强硬回应

财经要闻

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释放什么信号?

体育要闻

射门机器!C罗本赛季各赛事14场14球:左脚5球,右脚5球,头球4球

娱乐要闻

伊能静发声明回应争议:以身为中国人为荣

科技要闻

iPhone 15首销破发,Pro卖断货

汽车要闻

大空间、够稳定 15万级买逍客够省心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教育
亲子
军事航空

换男友比换裙子还快?她和谁拍戏就和谁恋爱

本地新闻

非遗评剧,唐山历史纵深处的文化名片

教育要闻

入园第一天家长要怎么跟孩子告别

亲子要闻

当代年轻父母做辅食主打的就是干净卫生营养 难吃,刚递过去一勺宝宝就吐了,厨房忙成狗,逆子吃两口一

军事要闻

绍伊古访问伊朗 俄伊军事合作或向纵深推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