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雪凌《石榴花开》新书现场
近日,单县籍作家耿雪凌携长篇小说《石榴花开》在第25届上海电视节电视市场展举行了IP项目介绍与影视展望会,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参与。
发布会现场
活动现场,各方与会人士对该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耿雪凌也在现场进行了小说IP交流与分享。耿雪凌说:“《石榴花开》是一部跨度半个世纪、以鲁西南黄河故道为背景,反映中国四代女性命运变迁史的长篇叙事小说。小说围绕石榴与她的儿孙们各自在生活的磨练下所发生的故事。展现了黄河故道的风土民情,市井百相,人生况味,具有浓烈的地域特色,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很鲜活,属于厚重的乡土风格。项目以社会历史现实内容为主 ,给人一种坚强、乐观的生活观念,这也是现今社会所需要的。”
本次IP项目介绍与影视展望会由上海知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同时也获得了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的协助。总监逄帅在发布会中分享了小说IP项目介绍与影视展望,他说,《石榴花开》跨度半个世纪,较长的时间跨度适合于影视剧的内容表现,也可以充分地刻画和演绎鲁西南激荡的百年发展史。
耿雪凌进行新书签售
据了解,《石榴花开》纸质书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首发后,得到了读者们的热烈反响,上海知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石榴花开》小说的全版权运营商,希望将此部作品制作成影视剧,并将黄河故道的丰富文化展示给更多群众。
知行总经理田霞(右一)与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志庆(左一)
现场观众翻阅新书
内容简介
《石榴花开》是一部跨度半个世纪、以鲁西南黄河故道为背景,反映中国四代女性命运变迁史的长篇叙事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家族命运故事,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根植于鲁西南黄河故道醇厚的民间土壤,承载了一个普通家族四代女人的悲欢离合。用地道的方言,用丰富的民间俗语、儿歌、民谣,展现黄河故道风土民情、市井百相淋漓尽致,堪称地域文化的典范之作。
作者简介
耿雪凌,山东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山东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菏泽市首批签约作家。
名家荐书
《石榴花开》站在民间的立场上,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导叙事,采取内外视角交叉、多元叙事视角交织的个人化诉说,婉转流畅地表现石榴家族的生死沉浮,拓展出黄河平原上一个平民家族的深邃、醇厚的文化内涵,拥有了朴实而又凌厉的审美特性,《石榴花开》因此达到了家族叙事的新高度。
——邵子华,教授,文艺评论家
从小说中所写“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种类、几个传承人看,很有文化价值,是作家在经济大潮裹挟下难得的对黄河故道的“文化记忆”。
——杜寒风,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榴花开》将石榴贯穿作品始终,增加了其隐喻和象征,使作品有了份量。《石榴花开》人物众多,时间跨度长,具有史诗意味。作者用钉子似的短句式将人物钉在了纸上,每个人物读起来都活灵活现。
——冯积岐,当代知名作家
《石榴花开》像《清明上河图》展示宋代京城市井生活一样,该书图景式地展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黄河故道人的生命轨迹和生活画卷。
——张存金,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