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习近平
炮火早已散去,历史却仍在沉思。
5月25日上午,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里,来自山东省高校第十期中青年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班的90多名学员在甲午战争陈列馆庄严宣誓:“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已成为每一个威海人的行动指南。牢记嘱托,我市全面抓好教育基地深化提升工作,扎实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活动,用红色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红色故事,从这里传播;红色精神,在这里折射,总书记的深情厚望在威海落地生根。
深挖红色文化 红色底色“亮”出来
6月的刘公岛,游人如织。6月4日早上8点,刘公岛上原东村村民曲涛像往常一样坐着渡轮去岛上经营自己的商店。说起这一年的变化,曲涛说:“人流像浪花一样涌来,到处是成群结队的党员干部学员。”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去年6月至今,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共接待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学员7.2万多人次,同比增长近4成。
全省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推进座谈会、“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深化提升研讨会等重要会议相继在我市召开,革命圣地及重要旧址全国合作联盟30多家成员单位齐聚威海……紧扣总书记讲话精神,我市以新的站位审视威海的历史资源,以新的使命定位和提升教育基地,以新的视野扩大基地的效应,努力探索深化提升工作,全力打造全国一流水平的党性教育基地。
一年来,我市坚持跳出威海来用历史,以小见大,用威海历史的点,来解读国家和民族历史的面;跳出威海解读历史,彰显威海历史的教科书、清醒剂、营养剂价值;跳出威海建设基地,坚持立足胶东、服务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进一步突出历史警醒作用,突出红色基因承载和传承作用,突出为民族复兴凝心聚力的作用,叫响党性教育品牌,擦亮爱国主义教育品牌,涵养城市形象品牌。
每当学员来到刘公岛教学区,讲解员们习惯这样开场:“威海基地更像是一篇‘议论文’,品读中便能找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管用的答案。”
为把感动上升为感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感动一阵子上升为铭记一辈子,教育基地还围绕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擦亮每一位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的政治底色,全力打造党员干部铸魂高地:
——理论架构进一步完善。“民族复兴”主题以“梦碎”“梦醒”“筑梦”“圆梦”四个关键词串联起甲午一役梦碎时的寻路与求索、革命战争年代胶东人民梦醒后的抗争与牺牲、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筑梦路上的发愤与图强的历史。
——逻辑体系更加丰富。东泓炮台遗址等教学点、奋进威海展馆、荫子田园综合体等4个教学点被纳入教学体系,基本完成城市馆《奋进威海》展馆,布展乡村馆《百年乡村》展馆,并启动新红色胶东馆建设,争取年底投入使用。
——教学效果更加震撼。一年来,我市打造了全新主题课《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并深化提升了《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6部教学片。
品读完这篇厚重的“议论文”后,德州市临邑县学员李岩激动不已:“那醍醐灌顶的甲午思考、血浓于水的乳母情怀、天福义举的民族担当、舍命相救的军民融合、以身许国的永怀精神……让我明白了,只有‘人民至上’,才会被人民选择!”
如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已浸透在刘公岛教学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
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故事“火”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威海的“红色矿藏”宝贵丰厚——天福山起义打响胶东抗战第一枪,革命战争时期23000多名烈士牺牲,300多位共和国将军从这里走出,伟大的乳娘精神在这里孕育诞生。
刘公岛教学区的历史选择展馆里,一部没有台词的影片却总能让参观的人们潸然泪下。战火背景下,一个个为革命牺牲的共产党人隔着屏幕诉说家国情怀……这是威海教育基地特有的现场、影视、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会讲红色故事,讲好红色故事,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强党性,是整个教育基地的鲜明特点。
2月26日晚上,长达6分钟的掌声响彻国家大剧院。大型红色舞剧《乳娘》用90分钟时间舞出一段跨越77年的感人故事,其传递出的“忠心向党 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感动了全体观众。
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用红色精神润物无声。运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威海正把红色胶东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去年6月以来,舞台剧《寻梦威海》实现常态化演出14场次,观看人数近万人次;电影《天福山起义》、歌舞剧《峰火》、话剧《爱在天际》等在全国多地演出。眼下,我市正在抓紧制作向建国70周年献礼的三集政论片《图强之路》。
在威海,红色基因不但活起来,更“火”起来了。去年以来,我市教育基地“走出去”持续开展郭永怀事迹、红色胶东等宣讲480多场次,“郭永怀事迹宣讲团”还被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
我市还于去年启动“民族记忆 红色基因”教育基地进高校活动,覆盖11所驻威高校;今年5月又启动教育基地进中小学活动,计划年内覆盖中心城区40余所中小学。
青岛路小学表演情景剧《军礼》
5月31日,“民族记忆 红色基因”主题活动走进青岛路小学。与以往不同,此次担任讲解员的是来自哈工大(威海)、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
这支60多人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利用课余时间赓续红色血脉,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在威海代代相传。
去年12月,齐鲁楷模殷树山的孙女殷玉明接过爷爷的“旗”,成为教育基地殷树山事迹兼职讲解员。
每次讲解,她都会说起爷爷在世时的那句“名言”:“从我们入党那天起,初心是为老百姓,为党多做点工作。入了党,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弘扬红色精神 红色动能聚起来
一年来,威海这块红色沃土蕴含的红色精神不仅在全市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更营造出弘扬红色精神的干事创业氛围。
4月举办的首届威商大会上,市委书记王鲁明向世界递出一张威海的“红色名片”:“在这里,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在这里,听党话跟党走已融入城市血脉。”他说,建设精致威海,我们重任在肩,一定担当作为,给总书记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造福威海人民。
一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成为全市干部群众口中的高频词,更化为威海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行动。
威海将2019年作为“工作落实攻坚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威海的殷切嘱托和谆谆教诲,以“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冲击新目标,实现新突破,增添新优势。
强劲动能正在这块红色沃土上澎湃。
今年4月,中科院微电子所与荣成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荣成微电子与智能技术产业研究院”;5月,郭永怀高等技术研究院暨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郭永怀,这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功勋奖章的“两弹一星”元勋还在以其巨大感召力影响着家乡发展。
在威海,弘扬红色精神成为锤炼党性,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必修课”。
市党政班子领导成员多次来到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寻根问本、补钙加油。今年春天,我市全面启动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基地正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补钙铸魂、固本培元的重要阵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
按照“全覆盖、短平快、干中学、学中干”的思路,我市创新实施党政干部素质大提升行动和企业高管人员进课堂行动。去年6月份以来,我市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19期、培训干部1.5万人次,实现全市科级以上党政干部、村“两委”成员和企业高管人员全覆盖。
同时,我市加强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创新干部监督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廉洁威海建设,自觉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接下来,全市党员干部将继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强化担当作为意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形成“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强大合力。
蹲点故事 无疆大爱“别样红”
参观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
孟夏时节,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水库旁,6名回乡祭拜乳娘的乳儿两个月前种下的“敬母林”枝叶已舒展开来。
不远处,作为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重要教学点的胶东育儿所每天人流如织,乳娘们“忠心向党 大爱无疆”的精神感染着一批又一批参观者。
虽不在威海居住生活,但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系讲师查姣姣却因舞剧《乳娘》,成为对“乳娘”精神感触最深的人之一。
2017年,刚接到舞剧《乳娘》剧本的查姣姣,只看一遍就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对于她来说,年龄渐长、3年未曾登台等问题都可以克服。但最难的是怎样诠释角色的灵魂。
去年1月,大雪纷飞。查姣姣跟随《乳娘》主创团队来到乳山,拜访了乳娘宫玉英、王奎敏。
当几位耄耋老人坐在炕头,讲述起那段难忘岁月:战火硝烟中的生离死别,家国大义前的义无反顾,生养亲情间的两难取舍……查姣姣握着老人的手,看着那些沧桑过后依然温柔坚定的眼眸,她对角色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2018年6月,舞剧《乳娘》在山东省会大剧院首演,座无虚席。随后,济南,大连……舞剧《乳娘》演出的地点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紧接着,剧组又收到前往国家大剧院演出的邀约。
2月26日,舞剧《乳娘》如期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当晚,“乳娘”精神闪耀首都。
灯光暗了下来,大幕缓缓合起。台下,长达6分钟的掌声经久不息;台上,查姣姣早已泪流满面。她说:“跳了20年舞,第一次和观众共鸣如此之深。”
“乳娘”精神也影响着查姣姣的工作生活:长辈被她的演出打动,来到乳山养老;学生对“乳娘”表现出浓厚兴趣,开始试演舞剧角色;越来越多90后、00后大学生参演舞剧《乳娘》,演出班子渐渐形成梯队……
如今,查姣姣参演的舞剧《乳娘》已达30多场。每当穿上那身红色的舞衣,她都感觉到那种无疆大爱在全身流淌。她说:“乳娘们渐渐老去,但我们总能想出一些办法,让这种大爱精神传递到更多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