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菏泽“非遗”点亮百姓幸福生活

0
分享至

今年6月8日是第3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菏泽文化历史悠久,特点鲜明,“非遗”资源门类较为齐全,价值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脉络较为清晰、保存相对完整。牡丹晚报记者从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目前,我市“非遗”项目、传承人四级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非遗”保护传承平台体系基本成形,“非遗”保护成果显著。

“非遗”项目曹州大地“老树开新花”

清脆的扬琴,活跃的手板,响亮的歌声等声声入耳,震撼听者的心灵,菏泽学院有一特殊的课堂,传授的不是形体也不是器乐,而是有着300年历史的山东琴书,这就是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开设的地方特色课程——山东琴书传习班。

据山东琴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巧莲介绍,在一次艺友聚会中,她认识了菏泽学院音乐教师冯晓群,“当他提出要跟我学山东琴书时,我觉得应该把大学作为一个切入点,动员菏泽学院音乐系办山东琴书班。声乐、舞蹈等都能进大学,为什么山东琴书不行呢?”李巧莲便与冯晓群商量成立山东琴书班一事。2004年9月,山东琴书班在菏泽学院创建并开课,特邀李巧莲、孙明祥为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特聘教授,与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冯晓群,在山东琴书班教授山东琴书。

“我是在创作《相见时难别亦难》时进入琴书班的,后来一直跟着老师学习,在老师的教导下琴书演唱水平不断提高,我们排练的作品在多个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一直跟随李巧莲学习的李清岩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据了解,我市“非遗”关注坚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以点带面、带动全盘,拯救了一批濒危项目,打造了一批先进典型。鄄城砖塑、大弦子戏等一批濒危项目得到抢救性保护和有效传承。大弦子戏“依团代传”保护模式、山东琴书在菏泽学院的创新教学模式被省文化厅在全省推广,并获评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和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

“非遗”保护传承平台体系基本成形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起,全市共调查线索18000余条,搜集项目近4000个。截至目前,实验区内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31项、93项、293项,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22位、73位、362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四级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目前,全市共设立12个市级“非遗”生态小镇,成为保护区的重要支撑。全市建有省级“非遗”研究基地一处、省级“非遗”保护示范基地两处、省十大“非遗”保护特色村(社区)一处、省级优秀“非遗”馆一处,各类“非遗”传习场所(馆)70余处,建有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此外,积极实施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定陶等7县2区建成县级历史文化展示中心,部分乡镇、村也建成了历史文化展示室。全市多个县、乡镇、村居(社区)历史文化展馆入选全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十百千”示范点,还将联合菏泽职业学院打造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平台。

早在2013年,我市被原省文化厅批准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8年,根据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要求,委托中规院编制《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全力推进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又在2017年启动了地方立法工作,《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经菏泽市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1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菏泽“非遗”飞进寻常百姓家

我市可进行生产性保护的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有国家级5项、省级24项、市级67项、县级219项。依托木雕、刻瓷、粮食画等项目,培育了一批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积极探索、总结生产性保护的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市依托“非遗”项目建立的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共3000余家,实现产值200余亿元,利税5亿元,实现安排就业人员26万余人,其中妇女14万余人,残疾人2300余人,困难群体1万余人。

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鲁锦、木雕、面塑、陶艺、刻瓷、剪纸等门类比较齐全的传统工艺产品体系,木雕、工笔牡丹画、酿酒等链条较为完善的“非遗”产业集群,出现了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花冠酒业有限公司、山东百寿坊食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代表性企业。“非遗”产品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鲁锦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曹州面人等6个项目入选第一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积极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曹县孙老家等3个乡镇入选2018年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鄄城县精一坊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花冠集团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被评选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牡丹区穆李村被评为山东省传统工艺工作站。

同时,“非遗”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在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省‘非遗’月”期间,通过各类展演展示活动对我市的“非遗”资源和“非遗”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打造了菏泽市“非遗”展演、“曹州古韵”非遗实景演出、鲁西南鼓吹乐大赛、“非遗”保护剧种优秀剧节目汇演、曹州“非遗”大讲堂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四平调、两夹弦、枣梆、商羊舞、山东琴书、面塑、剪纸等项目走进学校,在菏泽学院、成武实验小学、牡丹区实验小学等建立了传习所。此外,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菏泽市国韵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相继成立,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力度逐渐增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黑龙江男子只因太帅,奸杀几十名女性,操控精神肉体,做人肉火锅

黑龙江男子只因太帅,奸杀几十名女性,操控精神肉体,做人肉火锅

午夜故事会
2023-05-24 13:35:09
美国的担忧,明确告诉我们,大陆一旦收台,美国将陷入战略困境

美国的担忧,明确告诉我们,大陆一旦收台,美国将陷入战略困境

小小透剧港剧家
2023-05-29 14:46:42
助教都被挖光了!史蒂文斯:会寻找经验丰富的人员加入马祖拉团队

助教都被挖光了!史蒂文斯:会寻找经验丰富的人员加入马祖拉团队

直播吧
2023-06-02 01:31:03
力排众议迎丫丫回国,王馆长的善良被熊猫回报了,营业额720万!

力排众议迎丫丫回国,王馆长的善良被熊猫回报了,营业额720万!

云养蠢萌宠
2023-06-02 06:27:59
深圳统租房来了,房东笑了,低收入者哭了,提桶跑路的节奏?

深圳统租房来了,房东笑了,低收入者哭了,提桶跑路的节奏?

房产那事儿
2023-06-02 02:43:52
暴跌49%!化工原料“崩盘式”下跌!

暴跌49%!化工原料“崩盘式”下跌!

Demon财经
2023-06-01 16:23:04
中国的路灯每晚“免费”开!产生的巨额电费,是导致亏损的源头吗

中国的路灯每晚“免费”开!产生的巨额电费,是导致亏损的源头吗

科普启示录
2023-06-01 11:45:34
P掉了女演员的胸,头发打绺、脸长痘却不管,这算哪门子美人鱼?

P掉了女演员的胸,头发打绺、脸长痘却不管,这算哪门子美人鱼?

逃出精神病院
2023-05-31 19:42:00
6月1日生效!普京终于交出“中国超级海港”使用权,海参崴港通航

6月1日生效!普京终于交出“中国超级海港”使用权,海参崴港通航

小乐讲故事
2023-05-27 12:42:49
日乒三大主力谈世乒赛 张本智和:感受到与中国选手之间的差距

日乒三大主力谈世乒赛 张本智和:感受到与中国选手之间的差距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6-01 20:22:13
TikTok引发阅读“复兴”,作家:初次见识“平台的力量”

TikTok引发阅读“复兴”,作家:初次见识“平台的力量”

参考消息
2023-06-01 16:59:44
范冰冰:正式宣布复出,给当下的内娱发出一个信号,值得注意

范冰冰:正式宣布复出,给当下的内娱发出一个信号,值得注意

烟雨笙
2023-05-31 19:48:37
60岁李连杰近况曝光:脸部浮肿,老到脱相太吓人,知情人曝光原因

60岁李连杰近况曝光:脸部浮肿,老到脱相太吓人,知情人曝光原因

影像温度
2023-05-30 23:59:15
恭喜!西热力江正式拿到大合同,成为CBA年薪最高主教练

恭喜!西热力江正式拿到大合同,成为CBA年薪最高主教练

篮球大陆
2023-06-02 10:03:17
《变形金刚7》重回巅峰之作,全新影评来袭:足以碾压整个系列

《变形金刚7》重回巅峰之作,全新影评来袭:足以碾压整个系列

花煜寒
2023-05-31 10:44:07
申真谞:感谢柯洁!如果柯洁和杨鼎新一样,我只能束手待毙

申真谞:感谢柯洁!如果柯洁和杨鼎新一样,我只能束手待毙

月满大江流
2023-06-02 07:14:28
政观察|贪官假释期威胁官媒删除忏悔视频:不删告你!

政观察|贪官假释期威胁官媒删除忏悔视频:不删告你!

正观新闻
2023-06-01 18:03:15
2022年1月21日晋升上将:时任武警部队政治委员张红兵

2022年1月21日晋升上将:时任武警部队政治委员张红兵

星球军事
2023-05-31 05:02:43
1964年,卡斯特罗与苏联大佬拥抱瞬间,无意露出左手两块劳力士表

1964年,卡斯特罗与苏联大佬拥抱瞬间,无意露出左手两块劳力士表

深聊电竞
2023-06-01 16:40:23
土耳其内政部长:如果五年内没把美军消灭,那就叫我们懦夫吧

土耳其内政部长:如果五年内没把美军消灭,那就叫我们懦夫吧

宝姐王碧子
2023-06-01 15:52:51
2023-06-02 12:52:49

头条要闻

一台开往河南的收割机被安徽村民拦下 就地进行作业

头条要闻

一台开往河南的收割机被安徽村民拦下 就地进行作业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从无缘奥运到准日本一姐 秘诀是干饭?

娱乐要闻

程晓玥产后首晒全家福 穿亲子装过节

科技要闻

马斯克刚走,“狠人”黄仁勋要来了

汽车要闻

插混大五座SUV 魏牌新摩卡DHT-PHEV售23.18万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家居要闻

日式原木暖居,营造宁静休憩空间

房产要闻

开盘在即!「望京云尚」获预售许可

亲子要闻

宝宝有这2个习惯,应该要留心眼,可能过度喂养

旅游要闻

去看世界吧 像孩子一样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