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市规模最小的小学,十几间教室、2个老师和4个学生。这个孤单的学校位于平邑县温水镇贯庄村。虽然冷清,但这里的教学流程却极为严格。
早晨,全体师生举行升旗仪式。
6日早晨,闫守艺校长升起国旗,全体师生整齐列队。望着4个可爱的学生,闫校长的眼睛里充满执着和慈爱。第一课是杨传丽老师的数学课,闫校长坐在学生边,就像精心呵护花盆里刚刚萌芽的幼苗,仔细观察着,不时做着笔记。
全体师生认真上课,严格执行上级规定。
这里生源为何如此稀少?闫校长介绍,温水镇贯庄小学只设有一二年级的课程。去年,闫校长和杨老师调来时,加上学前班共有14个学生。
闫校长含泪表示,为了学生的明天,他会扎根学校。
“许多孩子转走了,现有的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为了不影响他们上学,上级一直保留这个学校。”报到当天,闫校长和杨老师商议:扎根学校,不因人少而松懈,要让数量有限的孩子享受到无限的关爱。
墙上贴满了“班级公约”,小小集体规范有序。
提起现有的4个学生,一直谦虚的闫校长眼角突然溢出泪水,“他们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妈妈身体不好……虽然只有4个学生,但我觉得责任更重,绝不能因为他们的条件不好,影响到教育和成长!”
公益人士晁君给孩子上艺术辅导课。
中午,闫校长简单炒了盘土豆丝。他和杨老师离家较远,午饭都是这样凑合。饭后,闫校长突然想起了学生孙舒琦,这个孩子的父亲在东北收废品,由于家庭条件不好,9岁的她营养严重不良,刚上一年级。他匆匆离校,去孙舒琦家家访。
?
中午,空荡荡的校园里,闫校长准备着简单的午饭。
虽然只有4个学生,闫校长依然坚持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让闫校长和杨老师欣慰的是,3个一年级的学生在去年寒假考试中,数学和语文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学校总成绩在全镇小学中排名靠前。
2名老师带领4个学生在上体育课。
这个孤单的学校牵动了众多热心市民的心,热心公益的沈冠军、王继合、晁君等人来到学校,给孩子们送来了羊奶粉、电子琴、国学机、衣服和课外读物,并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艺术辅导课,孩子们踊跃参与,很快打开了封闭的心扉,畅享关爱带来的自信。
(临报融媒记者朱武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