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明
同学们好:
在演讲之前,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有谁在家里帮着父母做过家务?
据我所知,现在能够在家里帮父母做做家务的同学们,少之又少。起床后被子团在一起,自己不整理,清扫卫生,浇花,洗衣服这样的家务干得就更少。很多人有的是借口:别耽误我的时间,我这么忙,还有很多作业。
但是我想请教各位,你们除了作业,真的没有做家务的时间吗?你们可以拿出一天的时间,计算一下,你做作业,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究竟有多少?一天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做做家务,有没有?谁都愿意享受,但是,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他不会太深陷在感官的享受里,而忘记了责任。如果连这点责任感都没有,即使学习再好,考得分数再高,到了社会上,也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现在连一间屋子都不愿意清扫,以后怎么才能担以大任。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认识。你也许会说:我是做大事的,那些小事让别人去做吧。但是我告诉你,连小事都不愿意做,都做不好的人,他会有做大事的机会吗?
况且,父母工作养家,已经很辛苦,五点多钟就要起床,为你们准备早餐,之后送你们上学,再去上班。你们想到过父母的辛苦吗?每个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默默复出,唯恐委屈了你们。你们如何回报他们的?你们为他们整理过家务吗,你们为他们做过一次饭吗?如果你们连这些东西都做不到,又谈什么爱?父母可以娇惯你们,你们不能自己娇惯自己。父母培养你们长大,但是不可能一直陪着你们,路需要你们自己走。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有多少能够自己做饭的?父母不在身边,你们连填饱自己肚子的能力都没有,你们算成功吗?也许你们会说:可以叫外卖啊。难道你就吃一辈子外卖吗,难道以后不能为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做一顿早餐,你不觉得耻辱吗?
劳动能够让我们的心智健全,能够让我们在过程中,感受到责任和爱。机器人代替不了我们的人生,现代科技给予我们方便,但是很多工作不可取代。有时候,你可以尝试一下,听着音乐,在家里整理家务,清扫卫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你会有思考,也会享受到其中的快乐。劳动,是我们生存最基本的技能,在过年的时候,和父母一起包饺子,是多么其乐融融的一件事啊。
作家简介
杜立明,山东聊城人,现居淄博。生于上世纪70年代,写诗,兼及小说、散文。著有诗歌集《五月的最后一天》《四月》《我的诗经》等。淄博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山东中青年作家研修班学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文学》诗歌散文编辑。淄博市首批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