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近视大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研究报告,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我国小学生的近视率接近40%,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增加。相比之下,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德国的近视率一直控制在15%以下。
同时,近视也是全球问题。据估计,2000年全世界有14亿人近视,这占全球总人口的23%。但到2050年,研究人员预测这一数字将飙升至48亿,影响世界人口的49.8%。2050年高度近视(超过-5D,即500度以上近视)的患病率可能比2000年增加七倍,这将使近视成为永久性失明的主要原因。
WHO将近视控制作为高度优先的工作。
(正常眼球)
(近视眼球)
什么是近视?
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上不能清晰成像,称为近视。
近视的眼球过长,会导致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方。因此,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模糊不清,而近处物体看起来很清晰。
近视通常从小学时代开始,持续进展,通常在青春期后结束,即视力在20岁时左右稳定下来,近视度数不再增加。
近视危害:
尽管大多数近视患者的视力可以用眼镜和隐形眼镜矫正,但高度近视会增加患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和近视性黄斑变性等眼疾的风险。这些眼疾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视力丧失。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近视导致的眼科并发症将成为全球视力受损和致盲的第一位病因。
形成近视的原因?
引起近视的确切原因还没有达成共识。
目前认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是影响近视发生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个人特征(营养、体质等)也是诱发近视因素。
一.遗传学:近视的形成中,遗传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以下两个方面已经获得共识。
★近视的发生与区域、人种有关。东南亚,尤其是中国和日本,近视的发病率远高于欧美;黑色人种的近视眼发病率是全世界最低的。
★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及编码,并且是由多因子决定的。
患有近视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更容易患上近视。如果父母一方近视,孩子增加三倍的近视风险。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近视眼,孩子近视风险就增加到六倍。
二.环境因素
★近业学说:该学说认为,青少年近视眼是由于过多的读写(包括使用电子屏幕)等近距离作业而引起的一种后天获得性近视。
★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研究表明,童年早期暴露于室外日光较少的孩子更容易变得近视。
★有机磷农药的大量应用:有机磷农药里面的抗胆碱酯酶及水解酶抑制剂等,可使眼调节发生障碍、眼球壁薄弱,引起近视。
三.个人特征
★体质:纤弱的体质、胃下垂、扁平足等患者的近视发生率较正常人高。
★营养:营养缺乏、偏食、喜吃零食甜食,也可成为近视眼发生、发展的诱发因素之一。
父母可以做些什么来预防近视?
★鼓励孩子尽可能经常在户外玩耍。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哪怕只是坐着户外晒晒太阳也行。
★定期去医院检查孩子的眼睛、测视力
★限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
0-2岁儿童尽量不看电子屏幕;
9岁前儿童电子屏幕使用时间限制在每天1小时;
9岁后儿童,看电子屏幕每60分钟(每半小时更佳),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眼睛。
★健康饮食很重要:omega-3必需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A,C和E等对眼睛有益处。多吃鱼虾、蛋黄、瘦肉、豆类、蔬菜、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