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烟草和肺部健康”。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这是每盒香烟上面都能看到的提示,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健康,“二手烟”对他人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公共场合禁止吸烟,不止是一种文明约定,更是对他人生命健康的尊重。
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乘电梯回家,里面“余烟袅袅”,用衣袖捂着鼻子也无法阻挡呛人的烟味;去饭店聚餐,周围食客“喷云吐雾”,只顾自己享受,完全不顾他人感受;外出时上公厕,一开门一股浓烈的烟味扑鼻而来,关上门味道更甚,打开排风扇都消除不掉……
近日,本报特别报道组对我市公共场合吸烟现象进行调查发现,公共场合禁止吸烟,在很多时候都成了一句空谈。真正的无烟世界,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学校:校门口成抽烟“法外”之地
记者调查发现,聊城的中小学校园内禁止吸烟,看不到抽烟的情况。不过,校门外接孩子的家长中,却不乏有抽烟者。尽管有的学校门外区域张贴了禁烟标志牌,但有些接孩子的家长仍然在一口口地抽着烟。
5月30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东关街东关民族小学门外发现,在众多接孩子的家长中,至少有3位家长在抽烟。其中一位穿着汗衫的男士在校门口东面路北,一边走一边抽着烟到校门口东面的卷帘窗户下“吞云吐雾”,等待孩子放学。还有两位家长在校门口路南,一人拿着一根烟卷,边抽边拉,谈兴十足。
随后,记者来到红旗小学门外,发现了一两个家长叼着烟卷等孩子放学:“等孩子放学太无聊,抽支烟感觉充实点,等孩子出来时就不抽了。”
“校园内咱能管住抽烟的事,但在校门外学校就很难管。况且,家长什么脾气的都有,在校外抽支烟谁也不好硬管。校门外家长抽烟成了法外之地。” 新区小学的一位老师这样说。
公交车:以前偶尔可见 现在几乎没有
从上午10点到11点多,记者先后乘坐我市6路、16路等多条线路公交车进行了跟车调查,在一个多小时的乘车时间里,记者未发现一例抽烟者。
“到现在我只见过一次在公交车上抽烟的,距现在已经有两三年了,一位大概50多岁的男子上车后就抽起了烟,然后司机说了他一句,他就把烟掐灭了。”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随后就此采访了16路公交司机张晓霜,她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待了十多年,她告诉记者,现在公交车上几乎看不到抽烟现象了,“十多年前我刚成为公交司机的时候,平时车上偶尔会看到有人抽烟,和现在比抽烟现象相对多一些,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健康意识都在提升,在车上抽烟的越来越少,现在基本看不到了。”
张晓霜告诉记者,公交车上都有禁止抽烟的标识,首先,公司有规定,司机是绝对不能抽烟的;其次,发现有人抽烟,司机会第一时间进行提示和劝阻,其他乘客往往也会主动制止。
公园:两三百米内发现6名吸烟者
公交车上吸烟的少了,但在公交车站台上,还是有吸烟者。
30日上午,在东昌路与花园路交叉口往东路南的一个站台上,一位老先生一边等车,一边吸烟。
而在附近的聊城公园路边人行道上,记者注意到,地上的烟头几乎随处可见。
不仅如此,记者从东昌路与花园路交叉口往南走到聊城公园这二三百米的距离,发现了至少6名吸烟者。
“公园属于公共文化场所,尤其是以老人和孩子居多,虽然公园是室外场所,但我觉得公园也应该算是禁烟区。”走访时,一位女士对记者说,很多时候,一些人当着小孩子的面吸烟,全然不顾对孩子造成的危害,这一点是很不文明的。
与之相比,记者注意到,医疗场所的禁烟环境还是比较好的。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第二分院,记者待了半个多小时,没有发现一个吸烟者。
饭店:禁烟标识成摆设
不愿管、不好管、不敢管,长期以来,餐厅饭馆成为了烟雾缭绕的“重灾区”。而在记者的采访中,尽管大部分参观时常贴有明显的禁烟标识,但常有吸烟者置若罔闻。
28日晚,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家餐饮机构发现,除了部分快餐店的公共区域禁烟效果较好之外,大部分餐厅、饭馆的禁烟效果并不理想。
在开发区一家小型餐馆,明显的禁烟标识就贴在餐桌上方,但一些“烟民”似乎根本不当回事。餐馆的老板告诉记者,“我们不提倡吸烟,也常常会去劝阻,但客人有的会听,有的根本不会听,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人家是来店里消费的,我们不可能因为这事得罪消费者。”
在城区的一家西餐店,店主把用餐位置划分了“禁烟区”,消费者来用餐时服务人员总是会善意地提醒是否有吸烟者参加,如果有就不会推荐“禁烟区”的位子。他们告诉记者,之所以这样也是考虑到不同消费者对于香烟的依赖性。
记者发现,整体而言,饭店、餐馆由于它的私密性和特殊性,几乎让禁烟成了一纸空谈。
电梯间:
吸烟仍是常见现象
一进电梯,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烟草气息,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居住于开发区某小区的许女士,原本就对烟草有着轻微的过敏反应,还不得不时在电梯间邂逅这个让她咳嗽不止的味道。许女士表示,自家小区算是比较高端,物业管理也相对规范,几乎每个电梯间都张贴有“禁止吸烟”的标志,但即便是这样,仍时常有人抽着烟乘电梯,有时候,虽然人早已离开电梯很久,但因为里面空间小且通风不畅,那浓重的烟味很长时间也无法消散。
和许女士同住一个单元的刘先生亦有同感。刘先生无奈地说,自己平时几乎不抽烟,因为家人对烟草味道过敏,即便有客人来访,他也尽量带客人去楼下开阔的地方去抽。但是,在上下电梯这短短的一分钟甚至数十秒的时间,常有一些人不自觉,拿着点燃的香烟进电梯,同乘者和后乘者都会受到影响。
对此,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作为物业管理部门,他们只能是能过张贴禁烟标语、标志、宣传单页等形式进行宣传,劝导每位居民在等电梯期间尽量不要吸烟,如遇正抽烟时电梯来了,要记得灭烟之后再上电梯,避免不小心带入给他人带来困扰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