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拍摄于鲁西南曹县麦收时节的图片。
大部分场景都在田间地头,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点,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工具,老乡们忙碌的身影让我们值得感怀。
感恩于这片生长于斯的土地,每年麦收到来,笔者便带着些冲动的情愫游走于乡野,无数次的驻足于地头和麦丛中,遥望那片金黄的原野,跟妪叟们搭讪拉呱,在得到他们理解和赞同后,一次次按下快门。
当今时代,农业农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昔日原始的农耕生活正在被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所改变,老百姓的双手正在从纯手工化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在作出对“麦收”这个拍摄选题的决定后,几乎每年要抽出几天的时间奔走于乡下,从中梳理出“可遇”、“可求”的拍摄思路,进而能够赶上好运气,抓拍到“可遇不可求”的好场景来,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大约从2008年开始,投入麦收的拍摄采风,回想起来已10年有余。
记得有一张祖孙三代播种的片子,是在当时郑庄乡潘白刘村附近的一个麦地里拍的。当时,那个小朋友大约又四五岁的样子,光着小脊梁跟着爷爷在地里播种玉米。见我拍照,小家伙立刻跑到爷爷前边,跟着拉起耧来,于是我连拍了三张。小家伙一脸调皮的样子,被定格在了那个麦季。现在,估计10多年了,“小家伙”应该已经成为“大小伙”了!近期,已经得到他们的信息,我将带着放大好的黑白照片做一次寻访,不久见到他们之后,再给他们拍一张合影。当然,麦季拍到的远不止这一张富有故事性,每张照片因为具有人物内容而精彩,他们的动作语言,在画面中无声胜有声。每次静下心来,凝视图片,都是一次无声的对话和交流。
感谢天地间那些辛勤的人们,感谢他们的付出和奉献!能够用镜头记录下父老们劳作的瞬间,于己来说,已属幸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