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现在已经成为一件越来越常见的事,不少朋友也经历过献血,可是,你听说过献血小板吗?
平时我们所说的“献血”,基本上指的是献“全血”,即血液的全部成分, 200ml或者300ml或者400ml,整个抽出来。而捐献血小板,则是属于捐献“成分血”,即抽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主要是血小板),然后把其余成分回输给人体。
那么,什么是献血小板呢?
献血小板是把血抽出来一部分(400~500毫升),在机器里离心、分离,提取血小板和血浆后,把剩余的红细胞等输回体内,然后再抽血、离心、分离、提取、回输,不断循环,直到采集够需要的血小板数量。
那么,献全血和献血小板有什么不同呢?
1.捐献间隔不同
捐献全血之后,必须间隔六个月才能进行下一次捐献。而捐献血小板的间隔仅为两周,因为血小板在48-72小时左右基本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2. 采血过程不同
捐献全血直接采血装进袋子,一般时间较短。而捐献血小板需要采血机,采血机将部分血液从献血者身体抽出,经过分离,再将剩余成分回输到人体,此过程需要重复多次。因此,捐献血小板需要较长时间,一般单采血小板时间为四十分钟左右,时间根据个人身高体重、血管粗细、血液循环速度等等指标而略有不同。
3. 对献血者要求不同
捐献血小板对于血液质量有更高的要求,献血者的血液粘稠度、血脂含量、红细胞含量都必须符合要求。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的采前血小板计数应≥150×109/L且<450×109/L。
4. 抽血检验过程不同
献全血只要在手指上扎一下,检验血液即可。但捐献血小板由于对血液质量要求更高,因此检验时需要抽取5毫升血液。
5. 血小板更有针对性
对于一些输血者而言,血小板更有针对性。因为某些血液病患者主要缺少的是血小板,而血液中其他成分并不缺乏,此时如果输入全血,则需要输入很多全血才能达到血小板正常水平,效率不高,浪费血液,而且,这样还会造成血液中一些成分过高,对患者来说不是很安全;而单单输入血小板的话,基本上一个治疗量就足够了,对患者来说非常有针对性,能够很快地使病情得到控制。
6.血小板相对更安全
输入血小板产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几率很小,对于虚弱的血液病患者,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来源:烟台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