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辛村,这个聊城市重点革命老区村正在积极挖掘整理当地的红色资源,准备将县委成立所在地许辛村小学恢复原貌,并建一所纪念馆,以方便后人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
一场自卫战
打了6个多小时
重点革命老区冠县贾镇许辛村,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自卫战。
1940年11月,100多名日伪军从柳林撤离时,路过许辛村这个堡垒村,打算进村扫荡。在郭兰溪、司泽侠、许心诚(原名许乃信)、郭芳臣四名党员的带领下,民兵们与日伪军进行了6个多小时的战斗。
该村今年85岁、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司泽敬告诉记者,当时该村四周建有围墙,东南西北各有一个门。围墙是双层的,底部墙体宽约10米,高七八米,上半部分相对较窄,宽1米多,高3米多,墙外有壕沟,宽10多米,沟里有水,还有枣树枝等荆棘。当时村里有400多人,民兵们组成自卫队,夜间背着土枪在围墙上来回巡逻。
曾为大户人家看家护院的司保河枪法非常好,战斗中,他用步枪打死了敌军的一名机枪手。村外有一个大坑,敌人的机枪就架在那里。机枪手被干掉,敌人恼羞成怒,随后调来一门迫击炮,要血洗许辛村。万幸的是,敌人换防时接到撤退命令,不然村民可能会有很大的伤亡。
司泽敬说,在这场“许辛村自卫战”中,日伪军通过南门和西门攻打该村时,由于一个机枪手被打死,他们半小时没敢上来。一名村民扛着木锨爬上围墙,因目标明显,被敌人一枪打了下来。除此之外,其他村民没有任何伤亡。
战斗结束后,鲁西北行署为许辛村颁发了一面写有“杀敌致果”字样的锦旗,以表彰自卫队民兵的英勇之举。
中共冠县县委在一所小学建立
1936年夏初,寿张八乡师党组织负责人冯干才陪同中共鲁西北特委书记刘晏春来到冠县,先后到王维群教书的张家庄和王村于龙家了解情况,刘晏春根据中共鲁西北特委的指示和冠县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迫切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党组织加强领导的实际情况,决定成立中共冠县特别支部,由王维群任书记,于树菖、于龙为委员。
1936年8月,刘晏春和中共鲁西北特委宣传部长刘仲莹,以八乡师同学的名义与王维群联系,在许辛村小学建立了中共冠县工作委员会。王维群任书记,任玉民任组织部长,冯子华任宣传部长,许梦侠为委员。工委下设若干支部,后又建立了交通站。
1936年冬,刘晏春和刘仲莹去省委汇报工作后,从济南回到冠县,先后在许辛村小学和兰沃乡农学校召开冠县工委成员会议,决定将中共冠县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共冠县县委。王维群任书记,任玉民任组织部长,冯子华任宣传部长,郭芳臣、许梦侠为委员。下设3个区委,许乃昌任许辛村区委书记、朱月桐任三里庄区委书记、钱泊生任桑阿镇区委书记。
1937年春,刘晏春和刘仲莹再次来到许辛村和兰沃召开冠县县委工作会议,决定将中共冠县县委改为中共冠县中心县委,王维群任书记、任玉民任组织部长、郭芳臣任宣传部长、冯子华为委员。中心县委下设莘县、堂邑、馆陶3个特区区委。冯子华任莘县特区区委书记,于少畲兼任堂邑特区区委(不久改为堂邑县工委)书记,馆陶特区区委因一时没有负责人推迟成立, 后改为中共馆陶县工委,沙延孝任书记。
1937年7月,王维群按照鲁西北特委的安排赴延安学习,由郭芳臣代理中心县委书记。11月,郭芳臣又受党组织委派进入“北杆”(以石洪典为首的绿林武装)做统战工作,此时冠县中心县委处于停顿状态。11月下旬,赵健民先后在县城南关和朱霍三里庄召开党员会议,决定建立中共冠县临时工作委员会,赵健民任书记,郭英、许梦侠、 沙延孝、冯干才为委员。
多位先辈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王维群,出生于山东省冠县王辛村人。原名王宪五,又名王献吾,曾用名王为群。
许辛村党支部书记许之栋介绍,王维群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至1934年在山东省寿张县省立第八乡村师范学校读书,193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夏初至1937年秋任中共冠县特别支部书记、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中共鲁西北特委委员、组织部部长。1949年秋至1952年6月,王维群任中共平原省聊城地委书记,1952年6月之后一直在河南省工作,1984年离休。1988年,他被聘为山东省委、省政府咨询顾问,2001年3月19日因病在济南逝世。
村民许之印告诉记者,他的父亲许乃良10多岁就参了军,1938年入党,在石家庄战场上被日军俘虏,后被抓到日本怀冈做了劳工。1945年前后,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许乃良才得以获救回国。他回忆说,被抓往日本途中,有人为了逃命,有的从车窗往外跳,有的跳了海,而有的患上传染病,直接就被埋掉了。他是啃了一个白萝卜才死里逃生。而与他同时参军的许乃波,在石家庄战场上就牺牲了,后安葬在冠县烈士陵园。
1951年6月17日,毛泽东邀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部长司洛路(原名司泽林)到中南海家中做客。入座后,他先向司洛路了解聊城地委书记是谁、聊城地委管哪些县、寿张县是否归聊城地委管等有关情况,以及“寿张”的来历,司洛路一一作了回答。当时,担任堂邑县公安局长的许乃信也一同前往,后成为毛泽东的警卫。
许之栋告诉记者,这些先辈都在许辛村工作和生活过,冠县有关部门曾就这段革命历史来村里进行调查,但未作系统整理。参考一些书籍时,碰到有关史料,他就会记录下来,虽然也有一些老人的口述,但可信度较差。为此,他去冠县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参观,了解到关于王维群、司洛路、许乃昌和郭芳臣的生平、事迹等。一年来,他做了不少笔记,实地察看了许辛小学的旧址,确定了它的大致位置,但已无相关建筑等实物。
许辛小学的旧址位于该村西南角,相关史料中一张照片显示,这里曾有四间正房,墙体是土的,飞檐处有二三十块砖,可能是作装饰用的。许之栋说,下一步,该村打算申请恢复许辛小学原貌,并建一座纪念馆,将这些先辈的革命事迹加以展示,为后辈缅怀提供一个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