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王兵 马斌 赵博文
通讯员 齐志成
晨报淄博6月3日讯 大众报业集团鲁中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向淄博市档案馆捐赠自1999年7月1日创刊以来的《鲁中晨报》合订本和电子版、潘红光捐赠老红军潘耀栋革命遗物、收藏家蔺增升先生捐赠家谱档案……今天上午,淄博市档案局、淄博市档案馆“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淄博市档案馆举行。发布会现场,淄博市档案馆馆长王允永介绍了淄博市档案馆去年以来的工作情况、今年的重点工作和“6·9国际档案日”期间市档案馆开展的系列活动,举行了包括本报合订本和电子版捐赠在内的6组珍贵档案捐赠仪式,以及2019年全市“最美档案人”颁奖仪式。
本报记者为淄博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局局长陈保会(右)以及市档案馆馆长王允永(左)介绍创刊号合订本情况。
3个区县档案馆迁入新馆
2018年,淄博市档案馆对29家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下发《机构改革档案业务指导反馈意见书》,并开展不定期“回头看”,确保机构改革中档案的万无一失。稳步推进区县档案馆新馆建设,截至目前,8个区县档案新馆中,3个已迁入新馆、4个正进行室内外装修和设施设备安装、1个将于6月份正式开工,整体进度走在全省前列。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施淄博市档案馆安全设施提升工程,安装了安检闸机、X光机、人脸身份识别系统、门禁系统和数字高清监控系统,对库房监控及照明系统进行改造提升。与市内各区县档案馆以及青岛、济南、潍坊、滨州、上海浦东等市档案馆签订档案资源共享协议,实现了馆际离线共享和异地查档,开启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档案服务新时代。持续做好档案接收进馆工作,馆藏档案、资料达到114.5万卷(件),在全省16市中排名第二。
市馆争创国家级数字档案馆
2019年,淄博市档案馆将督导涉改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既定方案完成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档案的移交、代管等处置工作。力争年内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争创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同时,指导2-3家区县馆加快数字馆建设进程,力争年内有2家区县馆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试。
此外,进一步扩大家谱档案征集的覆盖面,使馆藏家谱档案达到100个姓、1000册,将淄博市档案馆打造成家谱档案的保管编研利用基地。开展政界、科技界、文化界名人档案征集工作,重点做好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中央党校原校务委员孙钱章等名人档案的征集。开展陶瓷、琉璃、丝绸等淄博地域特色档案征集工作,做好破产(改制)国有企业档案、老字号档案、非遗档案的征集,保存淄博工业文明的历史。
6组珍贵档案入馆
2018年以来,淄博市档案馆广泛开展了档案征集工作。发布会上举行了捐赠仪式,大众报业集团鲁中传媒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捐赠了自1999年7月1日创刊以来的《鲁中晨报》合订本和电子版;潘红光捐赠了老红军潘耀栋在红军长征时期使用的马裤袋,1955年授勋时穿过的军装、礼服,从朝鲜战场缴获的美军毛毯等革命遗物;收藏家蔺增升先生捐赠了15部家谱;荆树楷捐赠了乍启典高仿书画作品20余幅;摄影家焦学军捐赠了珍贵照片档案;王遵义先生捐赠撰写的《淄博上下五千年》书籍等6组珍贵档案。
现场还举行了“最美档案人”颁奖仪式,淄博市委副秘书长、淄博市档案局局长陈保会,淄博市档案馆馆长王允永为“最美档案人”获奖代表颁奖。
据悉,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淄博市档案馆在全市开展了“最美档案人”评选。经过公示,最终确定了魏会玲等30名“最美档案人”及张丽丽等10名“最美档案人”提名奖。
淄博市“最美档案人”获奖代表合影。
“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
等你参与
当天,淄博市档案馆馆藏部分家谱档案开始在淄博市档案馆三楼展出。通过该活动,淄博市档案馆希望更多家谱爱好者、持有者、研究者关爱、关心、支持市档案馆的工作,踊跃捐赠。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6月6日,淄博市档案馆将向社会公众开放,市民个人或单位、集体可提前预约,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参观查档服务大厅、档案库房、特藏室、家谱档案展览等。预约电话:0533-3181404。
由淄博市档案局、淄博市档案馆联合各区县档案馆、各大企业档案部门和鲁中晨报联合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档案图片展》,将于6月6日上午9点走进张店世纪花园,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档案图片展》进社区”活动,现场将向市民免费赠送档案史料书籍、家庭档案盒,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随后,该图片展将在齐盛国际宾馆会议中心、淄博市直机关第一综合楼、淄博市档案馆等陆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