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营市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全国、全省智慧检务建设要求,积极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了全方位智慧服务、全领域智慧决策、全业务智慧办案、全覆盖智慧管理的“智慧检察生态圈”。
作为首批全国检察机关科技强检示范院,最高检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检察大数据融合创新实验室在东营市院挂牌成立,先后承担了最高检和省院8项研究课题及试点任务,6个应用系统在全省推广,其中3个获全省创新成果一等奖;市县两级院一体化研发、贯通信息化应用系统36个,12个系统获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证书。
以服务大局为核心 实现全方位智慧服务
开展智能化公益诉讼调查取证,助力依法行政。切实担负起公共利益代表的重要使命,履行公益诉讼职能,研发检察监督线索管理平台,自动筛查可能成案的公益诉讼线索。利用无人机助力现场勘查、技术取证4次,在办理一起环保类监督案件中,对涉案公司多个隐蔽排污点进行了航空摄影以及三维实景航测,准确收集相关证据,为案件办理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促进了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
搭建“保姆式”人权保障综合平台,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由检察机关牵头,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协同联动,对取保候审等刑事被执行人活动进行电子监控、予以权利保障,整合非法证据排除、诉讼权利救济等七项综合功能,增强其悔悟革新的自觉性和回归社会的能力,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2014年以来,全市刑事案件的认罪服判率保持全省最好水平,全部实现了再就业,再犯罪率逐年下降。
打造“一站式”12309检察服务中心,提供精准化检察智能服务。自主研发律师服务平台,提供律师预约、电子阅卷19765件次,有效解决阅卷难等“三难”问题;完善网上控告申诉系统,实现网上受理和网上答复群众反映有关情况和意见建议406件;完善视频接访系统,实现远程接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工作中,我们构建的“阶梯式”矛盾纠纷分层化解模式,被省检察院陈勇检察长批示肯定,总结上升为山东经验。
构建多元化网上检务公开平台,接受社会监督。运用大数据技术升级智能管理、智能筛选、智能互动的检务公开系统,主动向社会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发布重要案件信息;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构建“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讲好东检新故事,传递东检好声音,推出了一大批原创作品,让人民群众零距离了解、监督检察工作
以大数据融合应用为支撑 实现全领域智慧决策
建设检察大数据中心。今年以来,按照全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省检察院要求,建成了全市检察机关数据中心,打通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数据资源壁垒,实现了市、县、检察室不同检察业务的数据采集、共享、应用、交换;建成了全市检察机关大数据中心,最高检在此挂牌大数据融合创新实验室,着眼打造区域性检察大数据开发应用基地,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智慧东检·大数据决策分析平台”。开发具备6大功能,1348项数据指标的大数据决策分析平台,覆盖案件受理、立案、侦查、批捕、起诉等司法办案全流程,提供落实到人、细化到案、精准到点的数据服务,动态呈现检察机关的整体工作状态和各业务总体变化趋势,实现数据分析结果的随需查询、随需分析、随需展现和随需发布,为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高效决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重点工作督办平台。将党组会、办公会、重要会议决策部署进行科学分工,录入重点工作督办系统实行网上督察,将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工作阶段、每一种工作措施都落实到人,实时汇报情况、公布进展,促进提升工作执行力,推动重大决策落地落实。
以强化法律监督为主业 实现全业务智慧办案
案件管理、考评更加客观公正。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网上办理案件的流程监控、效率管理和员额检察官绩效管理;自主研发案件质量评查系统,解决了传统评查模式存在方式单一、标准不统一、效率低、过程缺乏监督等弊端,减少了案件质量评查的人为因素,增强了客观公正性。目前,该系统在全省检察机关已普遍推广应用。
证据取证、审查更加精确有力。市院司法鉴定实验室作为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批获得国家“CNAS”认证的实验室,利用电子证据云平台,为侦破多件职务犯罪和刑事犯罪案件提供了扎实的证据;研发了135视频智能云平台,解决以往办案实践中视频证据资料审查的费时、费力、监督不及时等问题,辅助办案人员实现对视频资料非法证据进行排除,促进了办案质量提升。
监督、诉讼更加高效便捷。研发检察建议管理平台,实现了检察建议“案件化办理”,促进了检察建议规范化运行,通过执检视频智能分析平台,解决了派驻检察人员不足,巡察中监管场所偶发性问题不易发现等难题,实现了网上监管及业务办理。刑事诉讼工作借助量刑建议、法律法规智能查询、法律文书智能纠错和庭审评议指挥等平台,实现了全程智慧化办理,提高了诉讼效率。
以司法规范化为方向 实现全覆盖智慧管理
政务管理智能化。按照市县两级院上下一体运行的模式,研发政务管理系统,对来文传阅、文件起草签发、通知下发、信息发布等事项,全部通过网上运转办理,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借助网络边界技术开发移动办公APP,随时随地都能处理非涉密文件通知,大大提高了运转效率;将车辆管理中心、警务中心、安防中心、检务督查中心、公共关系中心等应用系统的相关流程性审批,以及日程管理、考勤管理、事务管理、信息发布、督查督办、综合审批等,全部纳入政务管理平台运行,实现检察工作的网络化、痕迹化管理。
队伍管理常态化。依托队伍管理系统,实现检察机关干部考核、任免、调配、奖励等工作的智能辅助,提高检察干警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研发工作日志系统,干警撰写日志、周记,由部门负责人点评,在网上公示;研发电子签到系统,干警通过手机签到签退,考勤情况每月定期通报;研发值班管理系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联络畅通;研发有关事项报告系统,认真填写相关事项,做到全程留痕,提高对干警监督管理的精确性、有效性,增强监督结果的可信度、说服力。
后勤管理现代化。建设IT智能运维中心,实现检察机关系统运维、技术运维的智能化、专业化;建设无人值守办公用品超市,物品申请、归档全部网上办理,干警扫码领取物品,人脸摄像机报警检测所领物品的准确性,大大节省人力,提高了效率;建设固定资产管理平台,应用物联网等信息传感技术,实现对装备资产的动态化集中管理;研发车辆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车辆的轨迹、状态智能化分析;建立安防监控和电子巡更系统,对大楼实行全面、全时监控,确保不出安全问题。
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全市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创新理念、提升标准,全面加强智慧检务建设,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为全国、全省智慧检务建设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