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牟城,人文古村落,据史料记载,汉代设县,寿光是最早的26县城之一,而当时县城就设在牟城。相传,唐朝韩氏在此立村,因位古城(寿光古县城,牟城)遗址西侧,以姓氏故名韩家牟城。
一是历史渊源悠久。寿光是文祖仓颉的故里,据考证,古仓颉墓就在韩家牟城。关于仓颉墓的准确位置说法有很多,世人盛传的说法有三种,一种说法是位于陕西白水,另一种是说位于山东东阿,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位于我们山东寿光。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中记载着:“仓颉墓在北海,呼为藏书台。”北海即寿光;根据《寿光县志》的记载,清嘉庆五年,仓颉墓为寿光八景之一;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也详细记载了仓颉石室的准确位置,表示在寿光古县城牟城西侧,即韩家牟城。
二是文明实践契合。韩家牟城以“仓颉造字”为契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耕细作“仓颉造字”历史游园。打造集汉字文化陈列展示与体验为一体的汉字博物馆,让古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迸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仓墓侧建有“启秘亭”,县志记载:亭为石基木构,计12楹,飞檐翘角,别具一格,有楹联云:“千古大文三尺土,两间灵气一孤亭”。
三是文脉流传广泛。“鸟迹书”,文祖仓颉受鸟兽足迹启发创作的鸟迹书,是最早创造的原始象形文字。大量史料记载表明,这些文字是西周时期从位于寿光的仓颉墓中所得,当时没有人认识这些字,到秦朝时丞相李斯认出了其中的8个字,汉代叔孙通认识了13个字,孔子也曾携弟子前来造访,因此在寿光留下了“仓颉造字剩人猜”的传说。文脉流芳汉字主题雕塑,南面重点展示了国家的“国”字的文字演变及不同字体。北面为“家”,有国才有家,体现家国情怀。主题雕塑北侧设置“地书”书写区域,上面有28个偏旁部首、单独汉字和空白田字格。汉字文化游园西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热闹非凡,为村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