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5月31日讯 (记者 张稳 张海振) 31日上午,2019山东(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开幕,本届旅交会以“文旅融合 共赢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美国、俄罗斯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机构和企业报名参展。
上午9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寻着那首无比熟悉的“好汉歌”的旋律,来到了2019山东(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菏泽展区。记者看到,整个菏泽展区充满了牡丹元素。不仅展区四周摆满了各色各样的牡丹花,香气熏人,还有各种雕刻着牡丹花的瓷器,以牡丹为主要内容的剪纸、书画、刺绣等,引来不少市民的驻足观看,同时还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和媒体记者前来拍照取景。记者还发现了画师现场泼墨绘画牡丹,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一株娇艳欲滴的红牡丹跃然于纸上,引来围观市民的纷纷称赞。记者了解到,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巨野工笔牡丹画。2018年,巨野县书画院组织创作的作为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现场背景的大型工笔牡丹画《花开盛世》、作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背景巨幅工笔牡丹画《锦绣春光》曾经惊艳了世界。
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尹慧萍在旅交会菏泽展区观看巨野工笔牡丹画。
据了解,菏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牡丹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观赏旅游基地,现全市拥有精品牡丹园达10余处,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91个栽培品种,全市牡丹栽培面积达到51.5万亩,占全省的80%,占全国的60%。牡丹文化旅游资源既包括牡丹旅游景区、牡丹栽培、牡丹品种选育、盆景盆栽、药材生产与应用,也包含有关牡丹的诗歌、书画、音乐、雕刻、装饰图案、文学、创意设计等等。菏泽牡丹已逐步向医药、食品、化妆品、日化品、观光旅游、文创产品等多个领域延伸,走上了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链条化开发的综合发展之路。
除了牡丹元素,整个菏泽展区还充满了浓厚的“水浒元素”。现场不仅有装扮为“鲁智深”“孙二娘”“杨志”等水浒人物的演员,不时的表演着各自的经典动作,引来不少市民合影留念。同时还有工作人员不时的邀请围观的市民品尝极具“水浒”特色的“水浒酒”,整个展区都弥漫着“水浒酒”浓郁的酒香。一时之间,花香和酒香四溢、古筝声和快门声此起彼伏。据了解,菏泽作为水浒故事的发祥地,积淀了豪迈奔放,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水浒遗迹,菏泽立足“好汉之乡”的旅游品牌,深度挖掘水浒文化、好汉文化,推进旅游与文化、教育、体育的融合发展。目前,“支持郓城水浒好汉城打造国家5A级景区”已写入2019年菏泽市政府工作报告,依托水浒文化的水浒旅游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菏泽,古称曹州,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境内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丰厚。菏泽市共有9个县区,8家企业参加本次交易会,推介和展示菏泽市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今天重点展示的有省级非遗项目古筝制作技艺、东明粮画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工笔牡丹画、剪纸、木雕等。”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张静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2012年,菏泽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和“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并称“一都四乡”。作为著名的文化集聚地及全国闻名的“牡丹之都 好汉之乡”,菏泽还拥有非常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旅游资源。菏泽不仅是山东省第一个“中国曲艺之乡”,也是山东省地方戏曲振兴发展示范区,院团多,演员多,先后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等重大奖项30个。作为“书画之乡”,历史上书画名人众多,宋代晁补之、李昭己、曹氏家庭,都为书画艺术留下了宝贵历史遗产。巨野县被授予中国巨野农民绘画之乡,该县创作的巨型工笔画《花开盛世》、《锦绣春光》相继亮相青岛上合峰会和上海进口博览会,展示了菏泽巨野工笔牡丹画的艺术魅力。菏泽还被誉为“武术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流传的传统武术拳种门类约有39个,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民谚、民俗等已收录成文的多达7000万字,民舞70余种,充分展现了菏泽历史文化的深厚。这些都为菏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传统文化资源。
“牡丹之都、好汉之乡,山东菏泽欢迎您!希望大家多到菏泽走一走,看一看,体验菏泽,体会菏泽。”张静说,近年来,菏泽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立足“一都四乡”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发展新路径,加快实现菏泽市文化旅游业全新突破。现共建有国有博物馆13个、文化馆9个、图书馆10个,国家A级景区25处,旅行社56家,星级饭店15家,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5处。以牡丹、水浒、孙膑文化和商圣范蠡等资源为依托,菏泽市打造了国花牡丹观赏、水浒好汉体验、黄河湿地休闲、孙膑故地探幽等多条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线路。以文化为依托,以旅游为载体,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