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记者商萍萍 通讯员盛秦岭)微信朋友圈原本是朋友之间互动的工具,却被商业营销充斥成了买卖交易的手段。上海的王先生就因为轻信了朋友圈里的广告,造成了一起消费纠纷,在淄博市周村区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下,讨回了公道。5月29日,王先生通过快递向该局网监科寄送一面锦旗表示谢意。
记者了解到,事情发生在去年11月15日,周村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全国12315平台转来的投诉,反映上海消费者王先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微商的宣传,称其销售的养生保健品3个疗程能彻底根治某疾病,遂购买使用,却并未见效。在找微商协商多次未果后,王先生根据微商的店名和经营地址,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要求退款。
接诉后,该局执法人员迅速展开调查,但被诉方一直不接听电话,消费者反映的经营地址与实际地址不符,一系列问题为投诉的处理带来很大困难。但执法人员没有放弃,执法人员向深圳腾讯公司发送协查函,确定了微信绑定的手机号。通过周村区网络市场监管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帮助协查,由区公安部门进行手机定位,再结合实地核查、快递倒查等方式,确定了该微商的实际经营地址不在周村区,而在张店区。经请示,市市场监管局指定该案由周村区局管辖。
该局网络监管科科长关玉强介绍称:“这起投诉中,明显存在虚假宣传问题,我们不仅要做好消费纠纷的调解,还要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经执法人员积极调解,被诉微商为消费者退还消费金额2000元,对微商的虚假宣传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进行了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