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水银柱冉冉上升
太阳公公上班的高峰到来
游泳又将成为大家避暑圣地
如何游得卫生、放心?
支招宝典在此!
最关心水质
看颜色:在水质较好的游泳池中,如果铺有白色瓷砖,会呈现出明亮的淡蓝色;如果铺有浅蓝瓷砖,则是深蓝色的效果。
识清浊:水面无漂浮物,池水清亮见底,能在池内轻松看到20米之外,表明池水比较干净,池水浊度达标。
闻味道:站在池边,能闻到淡淡的氯气的味道,这是合格的;如有太浓的味道,则可能水中余氯超标,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如闻不到氯味,则有可能水中余氯偏少,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用触感:经常游泳的人都能感受到水的“软”和“硬”,感觉软表明水质优良,感觉硬、涩,水质可能较差。泳池池水的温度要求在26~28℃之间,室温要略高于水温,假如低于这个温度,人入水后一会儿不游就可能冷得哆嗦。
莫忘记资质
游泳场所应在醒目位置公示卫生许可证、卫生信誉度等级标识、池水卫生检测结果;在场所醒目位置有“严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禁入”的标志。
要切记禁忌
1
酒后忌游泳。饮酒后中枢神经有些麻痹容易发生溺水。
2
传染病患者(如肝炎、痢疾、结膜炎、皮肤病、结核等)或体表有创伤感染的病人忌游泳,以免病情加重和传染他人。
3
女性月经周期内忌游泳。
4
饭前饭后忌游泳,空腹游泳会头晕;饱腹易发生胃痉挛、腹痛甚至呕吐,由于呕吐还可能发生溺水等危险。
5
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和剧烈活动后忌游泳,此时游泳会突然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发生意外。
6
长时间暴晒后忌游泳,皮肤暴晒后接触游泳水皮肤易发生炎症。
须小心泳病
眼睛
夏天是红眼病的高发期,游泳镜能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可挡住水中颗粒较大的杂质。泳后适当滴些常用的消炎眼药水,预防眼睛感染。
皮肤
皮肤病等病菌要在身体停留一段时间才能传染到体内,因此游泳时间不宜太长,最好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游泳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全身,降低感染风险。
肠胃
如果池水“大肠杆菌”超标,泳后易腹泻。要关注水质,减少池水入口。
耳朵
耳朵一旦进水,可将头歪向进水一侧,单足跳跃数下,水就可以向下从外耳道流出,随后用干净的医用棉签轻轻擦拭。切记不要用手或其他锐物抠耳。
来源:“杭州卫生监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