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奶茶珍珠有毒 超3个月冻肉不能吃 这些谣言你信了吗

0
分享至

让人欲罢不能的珍珠奶茶,“珍珠”居然是有毒的;乙烯利不仅能催熟蔬果,而且会导致小孩性早熟;肉放在冰箱超过3个月,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睡眠不足,人体的基因就会发生改变……

5月,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网传消息让人在炎热的天气里不禁阵阵发寒,平日里不知道吃下了多少毒药,有多少个基因已经发生了改变,孩子会不会比同龄人早熟……不用担心,我们请专家给你一颗定心丸。

谣言一 奶茶里的“珍珠”有毒

“都说人是水做的,但是我和我的朋友们是珍珠奶茶做的。”这是不少珍珠奶茶拥趸的内心独白。

随着珍珠奶茶的热度持续攀升,不少人将目光投向珍珠奶茶背后隐藏的健康问题。最近,人气爆表的珍珠奶茶上了热搜,理由是制作“珍珠”的原料——木薯含有毒性。

不少人喜欢奶茶就是因为里面Q弹的“珍珠”,如果“珍珠”有毒的话我们还能愉快地喝奶茶吗?

奶茶里的“珍珠”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粉圆产品,木薯粉就是最常用的一种。公开资料显示,木薯营养价值高,鲜木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38%,而马铃薯、红薯仅为17%—20%。此外,木薯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以及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3等。

“木薯分为苦木薯和甜木薯,甜木薯毒素含量极低,苦木薯中则含有亚麻仁苦苷,在胃酸作用下会产生一种神经毒剂——氢氰酸。”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甜木薯需剥掉外皮,洗净后煮熟再吃。而苦木薯则一定要经过去毒处理后再煮熟了吃。生吃木薯或吃了没有煮熟的木薯,就会有中毒的风险。民间说‘吃木薯会醉人’,其实就是轻微中毒。”

朱毅说,市场上正规销售的木薯粉,都经过了“脱毒”处理。况且,“珍珠”在加入奶茶之前都会煮熟,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珍珠”是淀粉,奶茶是高热量饮品,这两者搭配在一起卡路里就会爆表。因此朱毅提醒,珍珠奶茶含糖多,有些还含有反式脂肪酸,尽量少喝为好。

谣言二 乙烯利催熟蔬果可致性早熟

近日,一则关于“乙烯利催熟的蔬果会导致小孩性早熟”的消息再现网络。消息称,由于目前对乙烯利的使用没有进行限量,因此超量违规滥用乙烯利等催熟剂的情况很普遍,果农用乙烯利将青香蕉等蔬果催熟,儿童食用后会导致性早熟。

“网传消息纯属危言耸听!我国国标规定,乙烯利在香蕉、菠萝、猕猴桃、荔枝等蔬果中的残留量不能超过2毫克/千克,这个标准和欧盟的标准持平。”朱毅说,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人体没有相应受体,其根本无法在人体内发挥性激素的作用,也不可能参与性激素的分泌合成。因此,不会导致人体出现“性早熟”“发胖”等情况。

朱毅介绍,乙烯利用于水果催熟已有百年历史,至今还未发现乙烯利导致儿童性早熟的案例。目前市场上公开销售、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在规定浓度范围内合法使用,对人体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虽说我国对于乙烯利残留量的标准并不低,但难免有果农和经销商超剂量违规使用。如果公众仍不放心,只需食用前清洗、削皮,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朱毅说。

谣言三 超过3个月的冷冻肉吃了对人体有害

“无论什么肉,放在冰箱里超过3个月就不能再吃了。”最近,网上流传的这一消息让不少人吃了一惊。而不能吃的理由是,冷冻了很久的肉在解冻时,温度回升加之被破坏的组织细胞渗出大量蛋白质和水分,肉便成了滋生细菌的天堂,吃了这样的肉对人体有害。

“冷冻时间过长会损害风味口感,但冷冻本身不会产生不安全的因素。解冻也一样,只要我们正常解冻,就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朱毅澄清,上述说法中所说的解冻滋生细菌,是指解冻升温到细菌易于繁殖的温度后,细菌就会开始生长。但如果解冻后马上烹饪,就不会给细菌留出生长的时间和机会,也就无需忧虑了。

显而易见,上述看似专业的说法,实质上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那么,食用冷冻肉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最好的解冻方法是提前一晚,把冰箱冷冻室的肉放到冷藏室,第二天取出来烹饪。但如果肉化冻之后还一直放在室温或者冷藏室里,就会滋生细菌。”朱毅直言,这不是冷冻时间长短和解冻本身造成的,而是解冻后没有及时处理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家中冰箱冷冻室里的肉,也不要放置太久,当然,这是从营养流失、风味口感变差的角度而言。

那么,肉类的冷冻到底有没有期限?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表示,在冷冻温度下,微生物停止生产,生化反应停止进行,这意味着,不会有危害健康的物质出现。所以,如果只考虑食品安全,那么冷冻食品可以无限期保存。

谣言四 睡眠不足会导致基因改变

近日,一篇题为《长期睡眠不足将改变基因,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的文章出现在不少人的朋友圈中,引发了人们对熬夜的担忧。

经查证,这篇网络文章援引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文献是2013年发表的研究,该研究得出的结果显示:当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在睡眠不足时,共有711个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生了变化。

显然,该研究的结论并未涉及基因的改变,关注的焦点是基因表达。网传文章却将基因表达的改变和基因的改变混为一谈。熬夜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但并不会让我们的基因发生变异。要知道,人体的DNA即使发生1%的改变,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毕竟,人类和黑猩猩也仅有1.2%的遗传编码不同。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继续愉快地熬夜。毕竟,缺乏睡眠对健康确实有不少坏的影响。

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葵撰文称,睡眠不足引起的基因表达涉及昼夜节律(生物钟)、睡眠稳态(睡眠压力债)、代谢过程、炎症免疫过程、应激反应等多个方面。这些基因表达发生的变化又可能带来细胞层面的变化,从而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换2大交易!詹姆斯时代或将落幕?71分猛将或成湖人新领袖!

6换2大交易!詹姆斯时代或将落幕?71分猛将或成湖人新领袖!

篮球扫地僧
2023-12-01 22:46:05
主人给17岁贵宾犬安乐死,它目不转睛看了家人很久很久,太诛心!

主人给17岁贵宾犬安乐死,它目不转睛看了家人很久很久,太诛心!

萌宠轰趴馆
2023-12-01 16:35:35
帮诈骗分子实现境外电话语音中转非法获利 四川遂宁16名在校学生涉嫌参与网络诈骗被抓

帮诈骗分子实现境外电话语音中转非法获利 四川遂宁16名在校学生涉嫌参与网络诈骗被抓

封面新闻
2023-12-02 17:07:21
真把大众当傻子了!当着几亿人的面拆除实验室,变相承认有问题?

真把大众当傻子了!当着几亿人的面拆除实验室,变相承认有问题?

杂谈哥闲谈
2023-11-09 18:50:52
宣布达协议!曼城蓝军重罚时间

宣布达协议!曼城蓝军重罚时间

闻点
2023-12-01 16:07:28
全军覆没!荷兰做出新决定,外媒:“弯道超车”还是失败了

全军覆没!荷兰做出新决定,外媒:“弯道超车”还是失败了

疯狂小菠萝
2023-11-30 19:46:45
央视春晚主持阵容完成换血,被弃用的主持人有哪些?

央视春晚主持阵容完成换血,被弃用的主持人有哪些?

麦香娱
2023-12-02 07:23:57
辣眼睛,一森林公园不雅男女视频曝光,网友:恶心

辣眼睛,一森林公园不雅男女视频曝光,网友:恶心

时光轻摇
2023-12-02 16:33:11
正部级色虎睡遍女演员

正部级色虎睡遍女演员

我是娱有理
2023-11-28 19:41:28
美国智库声称,台海之战的规模将会让庞大到让美国“无法理解”?

美国智库声称,台海之战的规模将会让庞大到让美国“无法理解”?

葛剑生
2023-09-11 13:04:06
特朗普:中国不会被打趴下,我若掌权,将从台湾拿走芯片制造产业

特朗普:中国不会被打趴下,我若掌权,将从台湾拿走芯片制造产业

无涯说法
2023-12-02 17:40:03
这些铁路要2024年开工了!包括好几条计划今年开工的线路

这些铁路要2024年开工了!包括好几条计划今年开工的线路

铁路叨叨嘴
2023-12-01 22:20:15
彭加木为何离奇失踪?走前身带野骆驼血,专家:应该没有成功变异

彭加木为何离奇失踪?走前身带野骆驼血,专家:应该没有成功变异

故事家说历史
2023-11-15 18:10:57
她是清朝第一美人,嫁人后被乾隆霸占,生下一个儿子家喻户晓

她是清朝第一美人,嫁人后被乾隆霸占,生下一个儿子家喻户晓

纪实社会百态
2023-12-01 11:22:21
一盆冷水泼下来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房价全线下跌

一盆冷水泼下来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房价全线下跌

有事问彭叔
2023-11-13 16:58:14
台湾版的中国历史地图:和大陆版的差别很大,但也堪称经典

台湾版的中国历史地图:和大陆版的差别很大,但也堪称经典

知识汇聚堂
2023-11-29 07:15:24
1969年,美国王牌女特工刺杀毛主席,不料却被我军用美男计破解

1969年,美国王牌女特工刺杀毛主席,不料却被我军用美男计破解

小书虫
2023-11-27 23:00:07
科学家发现量子纠缠的真相,竟然和古人的描述有惊人的巧合!

科学家发现量子纠缠的真相,竟然和古人的描述有惊人的巧合!

青山易观
2023-12-01 15:49:02
网友说这就是真实的北京史家小学,看得我大半夜汗流浃背

网友说这就是真实的北京史家小学,看得我大半夜汗流浃背

新动察
2023-11-27 09:55:38
A股:做好准备,再这样下去,A股即将推倒重来!

A股:做好准备,再这样下去,A股即将推倒重来!

彩云的夕阳
2023-12-02 12:52:08
2023-12-02 21:00:49

头条要闻

被拐25年儿子找回 亿万富翁夫妻和大儿子的照片是关键

头条要闻

被拐25年儿子找回 亿万富翁夫妻和大儿子的照片是关键

财经要闻

巴菲特遗嘱曝光 3个"老婆"赢家还是正妻?

体育要闻

亚冠冲突之后,浙江队如何善后?

娱乐要闻

热巴被曝为黄景瑜庆生 巧合太多对上了

科技要闻

"宫斗"更多细节!OpenAI董事会太天真,微软急出三策最终翻盘

汽车要闻

跟上"瓦罐迷"脚步 体验奥迪A6旅行车家族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艺术
时尚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问题学生”迎来大反转,家属曝光事发原因,结局令人意想不到

亲子要闻

三个月的小奶娃比牛还能吃,一口气干光一湖水

艺术要闻

“共融·共创” 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文化创意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启幕

纠缠这么久,他俩真的要离婚吗?

军事要闻

普京签署总统令 扩大俄武装力量人员数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