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区或者道路停车位不足,于是有人把车辆停放在沿街的商店门口。这一行为引起了店家的不满,称影响了自己的生意,便私设停车障碍,甚至有的进行停车收费。为破解沿街商铺门前存在停车障碍商户私设,侵占公共资源等问题,5月19日,市中街道综合执法中队开展为期20天的私设停车障碍专项集中整治行动。
最近天气不错,市民张女士带着孩子出门逛街,本该是购物玩耍享受生活的一天,没想到却因为停车引发了一场“不痛快”。
当天临近中午的时候,张女士带着孩子到市区渤海八路一商场附近的餐饮店就餐,由于餐馆门口车位满了,“其旁边商铺前的停车位正好有空置的,我就把车停到另一家商铺门口正前方。”张女士说,她也注意到该车位前设置了地锁,“但当时地锁没锁上,我就停了进去。”
当张女士停好车准备离开时,车辆正对的商铺店主走了出来,告诉张女士不能在这里停车,并且态度十分不好,“店主出来可凶了,恶狠狠地告诉我不准把车停在这儿。”张女士对此很生气,她认为,沿街商铺前的空地是公共用地,现在俨然成了商铺自家的“地盘”,十分不合理。
5月19日,滨城区市中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对辖区沿街商户私设地锁、路障、石墩等影响市容市貌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市中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中队长郑义介绍,按照相关规定,商家或个人在商铺前不得私设地锁、路障占用停车位,“私设障碍都是占用了公共资源,是不合法的,我们都会予以清理。”
此次整治行动,分调查摸底、分类推进、常态管理三个环节有序推进。“在调查摸底环节上,我们先对辖区内24条公路路沿砖以上私自设置地锁、石墩等占用公共空间的行为进行了全面摸底,拉网排查了区域内存在的问题点。”郑义告诉记者,在分类推进环节上,依照先主次干道,再支路街巷,“先重点再一般的先后次序展开工作,确保集中整治扎实推进。”
此外,在常态管理环节上,他们建立了工作台账,把违规设置停车障碍纳入日常重点巡查范围,发现一起整治一起,确保整治效果长效保持,“给市民创设提供良好的出行停车环境。”郑义说,截至目前,整治路段7条、私设停车障碍26个,对相关违规违法商户个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希望私设路桩的市民尽早自行清理。”
郑义说,他们还将充分将四步工作法和诚信台账有机结合,对屡劝不止的经营商户,坚决处罚撤改,“下一步,将联合交警部门、志愿者等对一辆车占俩车位等城市乱象说服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同时,让公共资源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