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传播铁道游击队精神"女汉子"—记《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夫人刘真骅

0
分享至

“爬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一曲让人魂牵梦萦的革命歌曲让人们将铁道游击队铭刻心间,那段发生在鲁南铁道线上的动人的杀敌传奇也代代流传,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版本,留给世人不同的解读,相同的感动。

一转眼已经过去了60多年,小说的作者刘知侠不幸于1991年离开人间,而书里描写的英雄们也大都相继逝世。他们已经或者正在和这个世界远离,但是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淡出人们的记忆,经过后续的努力传承发扬,相反却广为流传,更为红色经典增色添彩。

传播铁道游击队精神女汉子—记《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夫人刘真骅


刘真骅近照

嫁给刘知侠,不后悔

“如果没有当年的铁道游击队,就一定没有这么出名的刘知侠。这么多年来,我们俩口子一直对枣庄这块红色土地满怀感激之情!”初识刘真骅,领教了她的爽朗。

刘真骅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形象大使、山东省十大感动齐鲁老人、青岛市十大华龄之星。尽管今年已经84岁高龄,但她看上去却显得非常年轻有活力,她总笑称自己只有40“公岁”。在她的名片背面上赫然印着七个雅致的大字“做女人不做老人”,一位乐观、热情、豁达的阳光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传播铁道游击队精神女汉子—记《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夫人刘真骅


刘真骅孜孜不倦地整理知侠文稿

据刘真骅介绍,因为自己从小和哥哥、弟弟一起长大,感染了一身“男人气”,喜欢仗义,用现在的流行话,应该被称为“女汉子”。记得那是1957年,当时自己还不到20岁,只是一名初露毛头的文学小青年。读到《铁道游击队》的小说后,特别崇拜身为作家的刘知侠,是这本书使他们相识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当时刘知侠39岁,一个月工资60元,他的前妻因车祸去世,留下了6个从6岁到16岁的孩子。听说我要和他结合,两家都坚决反对。当时我在茶叶加工厂工作,工友们都说我一个好好的大姑娘找了个‘黑帮’,刘家人说让他随便找个保姆就行。工厂党组织多次找我谈话,做我思想工作。我还就较上劲了,自己喜欢的人就是愿意,我不后悔!”言语中,刘真骅透露着一股韧劲。

正是因为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刘真骅勇敢嫁给了当时身处逆境无力养家的刘知侠,和他共同挑起生活的担子。后来,刘真骅出版过一本《黄昏雨》,收录了长达46万字的两人之间的情书。

支持刘知侠,不言悔

“是《铁道游击队》让他成了作家,也是《铁道游击队》让他在‘文革’中饱受磨难……”

1966年2月,林彪、江青等人抛出了“文艺黑线专政”论,编造谎言,捏造罪名,对很多文艺工作者进行迫害。电影行业首当其冲,《铁道游击队》在十年浩劫中被批为“大毒草”,特别是铁道游击队掩护刘少奇过湖的“第七十二章”,更是成了刘知侠直接被打入牢狱的罪证。刘知侠成为受批判对象,众多的大字报,“山东省的文艺黑线头子”“苏修特务”等数不清的黑帽子,都强加于他。造反派把他囚禁到牛棚,经常拿他游行示众,批判斗争,甚至对他进行毒打和其他非人的折磨。

传播铁道游击队精神女汉子—记《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夫人刘真骅


刘真骅和刘知侠生前合影

由于不甘忍受造反派的致命残害,刘知侠一度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刘真骅总劝慰他:你看,咱们的党就像一艘大航船……小小的运动即便震掉几块船板又怕什么!

在这种精神和信念支撑下,1980年2月,刘知侠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得到了平反,《铁道游击队》也因此重获新生。正如刘真骅感叹的那样:“怎么也想不到,一个作家,会在荣辱中沉浮,而一本书,也会在叠难中流传!”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铁道游击队队员顺利护送刘少奇、陈毅等国家高级领导人过往延安的英雄事迹终于重新得到了世人公正的评价。

据刘真骅介绍,1980年,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井上隆一先生将《铁道游击队》翻译成日文,并在中国文化交流协会的安排下,于1982年将他的译作亲手奉送给刘知侠。译作对原著保持了极度尊重,并在序言中,对“日军”的种种罪行和“对中国无辜民众的暴孽”做出了虔诚的反省,表达了日本人民希望同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愿望。足见知侠的作品不仅仅让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受到鼓舞,也让当年的侵略国得以反省,《铁道游击队》得到了他们的共同认可。

发扬刘知侠,不反悔

“刘知侠生前只做对过两件事:一是写作了《铁道游击队》,二是娶刘真骅为妻。应该说,现在,刘知侠虽然去世了,可他比活着还出名!发扬刘知侠创作铁道游击队的精神,我永不反悔!”刘真骅如是说。

1991年9月30日上午,刘知侠在出席一次会议时突然发病,撒手人寰,这对刘真骅来说就是一座大山在自己面前轰然坍塌。历尽磨难耳鬓厮磨数十载,老伴匆匆而去,给刘真骅的生命留下一大块空白,她只能让眼泪往心里流。一年后,她擦干眼泪站立起来。后来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作为社会的人,他(刘知侠)已经远去了,作为精神上永远的伴侣,他却仍与我朝夕相处,昼夜同行……”

传播铁道游击队精神女汉子—记《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夫人刘真骅


刘真骅站在刘知侠头像前

“如今我们已经远离了战火硝烟、敌我厮杀,但是我们却不能忘记历史上我们曾经遭遇的异族入侵,不能忘记那些为了给我们幸福生活而舍身杀敌的英雄们,不能忘记中华儿女的英勇不屈浩然正气。《铁道游击队》所记录的那段浸透了血与火的烽火岁月,已经凝固成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永远不能被忘却。”刘真骅说。

刘真骅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将刘知侠留下的遗憾一一补缀。就在刘知侠走后24个年头里,刘真骅坚持每年为刘知侠完成一件大事:埋头写作中,整理刘知侠文稿,改编铁道游击队传奇,续写英雄故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勤勉耕耘中,刘知侠去世一周年作品研讨会顺利召开,封笔之作《战地日记》出版了,视剧《刘知侠与芳林嫂》播出了,历时八年呕心沥血编纂的五卷250万字的《知侠文集》出版了……

传播铁道游击队精神女汉子—记《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夫人刘真骅


刘真骅与“芳林嫂”扮演者秦怡合影

“说真的,每次整理知侠的文稿,我都有一种灵魂上的升华。我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一本‘活’着的铁道游击队。这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刘真骅说。

2008年汶川地震后,刘真骅以刘知侠的名义,以特殊党费的形式,为震区捐款1万元。提到这次善举,刘真骅淡然地说:“虽然他(刘知侠)走了十多年了,但是我们一直心灵相通,我相信,知侠地下有知,也一定赞成我这样做的。”

2009年10月8号下午,刘真骅向枣庄市捐赠刘知侠同志铜像,她被授予“枣庄市荣誉市民”称号。

传播铁道游击队精神女汉子—记《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夫人刘真骅


刘真骅所获得的部分荣誉

2015年9月3日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刘知侠逝世24周年的纪念日。为了纪念刘知侠和纪念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刘知侠的夫人刘真骅决定复拍电影《铁道游击队》。2015年3月21日,红色经典小说《铁道游击队》版权授权发布会在山东青岛举行,刘真骅同意授出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并亲自出任该片的文学顾问。

针对近几年“抗日神剧”引发的不少争论,对于铁道游击队系列影视剧的拍摄,刘真骅女士坚持维护历史事实,对每一个剧本都严格把关。“现在任何人拍铁道游击队,我必须是文学顾问,我一定要看本子,你可以艺术上夸张,你可以合理地想象,也可以戏说,但是我绝对不允许你胡说!这样,我才能对得起知侠,对得起铁道游击队!”刘真骅直言不讳。

传播铁道游击队精神女汉子—记《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夫人刘真骅


刘真骅祭奠刘知侠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80多位业主欲哭无泪!买的房子已停工半年,现场荒草丛生,现在还要被拍卖

80多位业主欲哭无泪!买的房子已停工半年,现场荒草丛生,现在还要被拍卖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30 20:20:12
陈志朋人前人后两个样,被曝偷税漏税PUA员工,难怪上春晚被拒绝

陈志朋人前人后两个样,被曝偷税漏税PUA员工,难怪上春晚被拒绝

娱乐哈哈酱
2023-12-01 17:41:23
前央视主持欧阳夏丹:进军影视圈,古装首秀饰演扈三娘惊艳众人!

前央视主持欧阳夏丹:进军影视圈,古装首秀饰演扈三娘惊艳众人!

西瓜爱娱娱
2023-12-01 11:09:40
中听 | “阿里公务员献血”舆情,根源是“特权思维”

中听 | “阿里公务员献血”舆情,根源是“特权思维”

大象新闻
2023-12-01 11:27:05
家里有大白菜的要注意!有这3种情况赶紧扔,别心疼这点小钱!

家里有大白菜的要注意!有这3种情况赶紧扔,别心疼这点小钱!

人物娱记
2023-11-30 16:50:21
中美关系全面破局!今日凌晨的四大新闻正式发酵(12.1)!

中美关系全面破局!今日凌晨的四大新闻正式发酵(12.1)!

创作者_QMS2
2023-12-01 08:07:18
女航天员王亚平在香港曝光,一身粉色搭配,显得年轻气质不一般

女航天员王亚平在香港曝光,一身粉色搭配,显得年轻气质不一般

追忆十六年
2023-12-01 07:16:02
双杀全红婵!陈芋汐勇夺选拔赛冠军,再度逆转,决赛太稳啦

双杀全红婵!陈芋汐勇夺选拔赛冠军,再度逆转,决赛太稳啦

天涯沦落人
2023-12-01 15:22:16
“国考前面女生放3小时屁”,北京考生很崩溃,一年的努力白费了

“国考前面女生放3小时屁”,北京考生很崩溃,一年的努力白费了

彩玉说教育
2023-11-30 14:54:14
12月新规来了!这些变化将影响你我生活

12月新规来了!这些变化将影响你我生活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12-01 15:33:14
女子因病切除整个鼻子,生活不受影响,但有个东西却成了一生之敌

女子因病切除整个鼻子,生活不受影响,但有个东西却成了一生之敌

唐宁街上的猫
2023-11-30 17:46:37
天涯神帖:据说这才是马航出事的真相,事关大国之间的尖端科技

天涯神帖:据说这才是马航出事的真相,事关大国之间的尖端科技

吴学华看天下
2023-11-29 15:39:52
她已入美国国籍,每年从中国捞金16亿,转身去给美国捐款6亿

她已入美国国籍,每年从中国捞金16亿,转身去给美国捐款6亿

星辰故事屋
2023-11-29 20:51:46
关于「高质量发展」,拼多多的真理与实干

关于「高质量发展」,拼多多的真理与实干

节点财经
2023-12-01 15:22:46
质疑会馆“涉黄”提辞职,男子被人强行扔下高楼,受伤十年无人管

质疑会馆“涉黄”提辞职,男子被人强行扔下高楼,受伤十年无人管

陆火
2023-12-01 11:20:37
2021年女生约大叔开房,要3万未果报警,女生:就是寂寞2000也行

2021年女生约大叔开房,要3万未果报警,女生:就是寂寞2000也行

汉史趣闻
2023-12-01 08:53:40
16岁巨婴刘思琦:吃饭靠人喂,每日花销过万,现在过得咋样

16岁巨婴刘思琦:吃饭靠人喂,每日花销过万,现在过得咋样

丹宝说文史
2023-11-29 12:32:42
2023年仅剩30天,当你熬不住时,来看看马驹桥,凌晨四点的北京

2023年仅剩30天,当你熬不住时,来看看马驹桥,凌晨四点的北京

鬼谷子思维
2023-12-01 15:38:43
45万的理想L9遇到路虎揽胜行政,气场一目了然,两位车主对视一笑

45万的理想L9遇到路虎揽胜行政,气场一目了然,两位车主对视一笑

商财
2023-11-30 17:13:54
66岁婆婆忘带钥匙竟翻窗回家,被困14楼窗台外悬空2个多小时,消防紧急营救……

66岁婆婆忘带钥匙竟翻窗回家,被困14楼窗台外悬空2个多小时,消防紧急营救……

极目新闻
2023-12-01 10:13:50
2023-12-01 18:00:49

头条要闻

湘雅三医院9名医生举报科主任 官方:反映情况大多不实

头条要闻

湘雅三医院9名医生举报科主任 官方:反映情况大多不实

财经要闻

地铁普遍亏损背后:最赚钱的为何是武汉

体育要闻

乔治失误葬送比赛!克莱秀肌肉太扎心

娱乐要闻

五月天假唱风波升级 12首歌近一半假唱

科技要闻

特斯拉Cybertruck部分性能堪比跑车 缺点就是贵!

汽车要闻

续航超900km/12月15上市 星途星纪元ES配置曝光

态度原创

家居
游戏
教育
时尚
本地

家居要闻

法式轻奢,海风低语,230㎡空间的生活之韵

《GTA4》经典角色将回归系列 下月更新即实装

教育要闻

绍兴一贵族小学“名场面”,校门口秒变豪车展会,网友看完穷哭了

纠缠这么久,他俩真的要离婚吗?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震惊!这个地方我能一天两万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