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奉献是个人对社会的馈赠,它是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之源。中华文明自古推崇奉献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名句深刻体现了奉献精神的真谛,在中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新中国的历史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甘于奉献的历史。“为有牺牲多壮志”可谓奉献精神的最高境界,也是老一辈革命家及所有仁人志士的终极理想。
历史上,毛泽东同志堪称奉献精神的典范,他把个人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民族,献给了人民。中国导弹之父、共产党员钱学森,毅然决然放弃外国种种优厚待遇,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回国效力,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倾注了一生心血。改革时期,奉献英雄更是不断涌现。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在乡村教师的队伍里,在看似平凡的各个岗位各条战线上,都闪现着精神巨人的身影,感动着神州大地。
再往身边看,从稚气未脱的“红领巾”到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从热心的小区大妈到发挥余热的退休老人;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到“爱心、奉献”的郭明义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爱无私、温暖善良、真诚奉献的志愿者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中国人正用爱心让神州大地焕发新的风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奉献和爱心绘成中国笑脸,相信温暖的不但是你我,还有这个世界。
伟大的时代需要勇于担当。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不同时代,需要有非常之人来勇于担当。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自由的斗争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许许多多的老一辈革命家为了追求真理,寻找一条正确的中国革命之路呕心沥血,历经千辛万苦;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他们勇于担起了“救中华民族于危急关头”的时代责任。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要结合实际找准自己的定位和角色,遇事不怕困难,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新时代、新常态、新要求和新任务,不辱我们这个伟大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总之,幸福生活等不来,中华历史诠释了奉献与担当。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何种身份、从事何种职业,只有人人敬业奉献、个个勇于担当,才会无愧于这个伟大而美好的时代,为自己留下一段难忘的“最好的时光”。
(凉高山街道办事处 王莅寒)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18379江西警方通报:发现一具尸体 DNA检
- 24408教材删除岳飞的《满江红》?教育专家:
- 33814台媒:谷歌卫星地图更新,台海军左营军
- 43075国家移民管理局恢复签发日本公民来华口
- 52799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即日起恢复审发日本
- 62633胡鑫宇家属此前聘请的搜救队回应:确实
- 72392实探胡某宇遗体发现地金鸡山:山上荆棘
- 82210家属放鞭炮为胡鑫宇送行,媒体称胡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