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世界上有千万条路
有的路因为风景美丽而出名
有的路因为好走而出名
近日,因为一份报告
临沂的一条街道引起网友关注
5月14日,国际公益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最新报告《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
怎么才算是步行友好?
本次报告选取了包括国内直辖市、省会和地级市在内的50个城市,基于街道两旁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商店、住宅楼、办公楼等)的种类和密度,找到这50个城市中居住、就业和休闲功能皆有且分布最密集的核心区,称之为“城市活力中心”,即“热区”。
报告采用虚拟建成环境审批的方法,在这些城市活力中心内街道上每隔50米找一个观察点,根据该点的全景图片对街道环境的9项指标打分,得到街道环境指数。在这9项指标中,过街设施、步道宽度适宜和步道无长期占道这3项衡量街道最基本的环境要素,即“是否有路可走”,被赋予最高的权重,称之为基本环境指数。其余指标还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设施、专用自行车道、步道无失修迹象、街道家具、街道绿化和舒适的两侧建筑高宽比。
评价结果显示,在71个城市活力中心里,9项街道环境指数得分最高的是北京中关村。综合排名前十的城市活力中心所在的城市有:北京、广州、济南、深圳、佛山、临沂、上海、重庆。从3项基本环境指数来看,上海市九江路和北京市国贸CBD得分最高,前者得分高达77.1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活力中心。
临沂新华路排名第七
关于新华路
新华路:一步步走出来的道路
新华路北起解放路,南止海关路(原金雀山五路),纵贯金雀山和银雀山两个街道办事处辖区。1970年,新华路首先开通了银雀山路以北的路段,上世纪80年代前后铺设了沥青路面。然后才修建了中段,也就是从银雀山路到金雀路之间的路段。
在这份街道环境指数“排名”中,将北京中关村的路归纳为“最好走”,显然让人有点意外。因为,在既有印象当中,像中关村这类企业和人流量集聚的地方,按理说应该拥挤、嘈杂才对,但恰恰相反,以创业大街为例,看起来它就是一条再平凡不过的步行街,但实际上,这条只有200米的路,却是城市街道更加“人性化”的十足体现。
这份研究认为,步行友好的街道,不仅应有平整的铺装和遮荫的行道树,让市民行走时感到安全舒适,即“好走”;在街道两侧还应有商店、餐馆等便民服务设施,即“有趣”。“好走”和“有趣”自然是书面术语,但实际上,判断一条城市街道“好走”或“难走”,最终的解释权,应该回到“人”的层面。
是很多人对于一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但现在绝大数多数城市街道的建设
却是为了更好地盘活交通
而不是“漫步一族”们的真实体验
路,始终是让人走的。“好走”的路不一定又大又宽。对于“步行一族”来讲,想要的肯定是行走于城市街道之间,能够轻松、自由欣赏城市的景观风貌。健康、美好的街道,不是让人们绕道而行或者避之不及,而是让人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所带来的“人情味”。
希望我们每一座城市的建设
越来越有“人情味”
城市街道既好看也好走
关于新华路你有哪些记忆?
你身边还有哪些“好走”的路
欢迎推荐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