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的碳纤维产业园研究院大楼分外热闹,约200名全市新生代企业家聚首于此,他们为“起飞”而来,参加2019年度首场民营企业“青蓝接力”行动。
这场“青蓝接力”行动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心、市工商联联合举办,包括参观碳纤维产业园、名家论坛、主题沙龙等活动。受邀企业家多为“新生代”或“创二代”,处于事业上的“急速起飞”或发展徘徊期,光威集团董事长陈亮等业内大咖的点拨对他们而言感触更深。
为帮助新生代深入了解光威集团发展史、更直观地理解陈亮所讲内容,论坛开讲前,约200名新生代企业家来到碳纤维产业园展厅。1998年,光威引进国内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2017年,光威复材成为我市第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
这是一项耗费巨资、在探索、论证及初步产业化期间得忍受长期亏损的事业。只有具有远见卓识战略、坚韧不拔毅力、愚公移山精神的企业集团和企业家才可能胜任。“我们就这么一直坚持着,十几年研发路,大半时间在亏损。有人问我,产品是怎么搞出来的?其实就是拼出来的,不停地论证、不停地改,向死求活,务必成功。”光威复材相关负责人说。
“光威发展到今天,有两个秘诀,一个是传承,我们从事碳纤维领域研发,绝不是想着挣钱,而是出于一种家国情怀,这份初心我们至今未忘;在商言商,诚信为本的儒商精神是光威的立身之本……”论坛上,陈亮结合晋商发展等鲜活的事例,将光威发展至今的两大“法宝”托盘亮出。
台下,偌大会堂几乎座无虚席,伴随着陈亮的讲述,新生代企业家们刷刷记个不停,收获满满。“对陈总讲解的内容,我平时也有过思考,但没他说的这么透彻。回去之后,我会和公司其他负责人仔细商量,把今天所学应用到实际当中。”威海泰美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当日,还举办了“法财税融合”主题沙龙,由北京永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玲主讲,以在国家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等新形势下,帮助新生代企业家们进一步了解税收政策、优化财务手段,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蓝接力”行动旨在搭建起企业家精神传帮带平台,培育一批责任上有担当、经营上有本领、政治上有方向、文化上有内涵的新生代中坚企业家。“希望威海青年企业家不仅接过老一辈企业家的接力棒,更要超越老一辈企业家,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