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33岁的王娜就要起床、穿衣、洗漱、吃早餐,七点五十准时到达街对面的单位,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这一连串看似平淡无奇的“标准动作”,却都是她依靠双手在电动轮椅上完成的。王娜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脚无法行走,右手活动不便,只能借助电动轮椅行动,目前,她就职于位于单县高老家乡的众志电子商务基地。
基地负责人孙会昌告诉记者,单县众志电子商务基地是综合性市级残疾人扶残助残基地。目前拥有王娜在内的员工8人,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这些员工大多是肢体一、二级残疾。在县残联、乡党委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基地通过开展残疾人电商培训、电商平台运营、手工藤编、香皂花等项目为残疾人创业提供就业渠道。
18岁的许海鑫是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以前总是因为身体原因感到自卑,不愿意与人交流,也没有适合的工作,曾一度低沉失落,对生活失去信心。在残联的推荐下,他来到这里工作,在这里大家互相帮助,互敬互爱。期间,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闫西彪,乡党委副书记彭修兴及宣传委员齐惠等人员多次来指导工作,不仅从工作上对他们给予帮扶,也在心理上进行疏导,这些举措不仅让许海鑫等人有了一定的收入,他们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同时,重新点燃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让他们勇敢地向命运说“不!”。
提及带领残疾人走电商之路的初衷,孙会昌这样说:“现在农村残疾人现状令人担忧,多数残疾人没有经济来源,交际圈较小,甚至厌世倾向严重。作为一名专职残联干事,自己一直在考虑如何带动残疾人致富。”2017年,在县残联的扶持下,孙会昌参加菏泽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电商培训,经过培训,孙会昌认为电商是一条适合残疾人走的路,经过几个月的考察,便开始着手策划残疾人电商创业的项目。高老家乡党委政府在得知孙会昌的创业项目后,拿出20万专项资金用于电商扶贫基地的建设,2017年10月,单县众志电商基地成立。为支持基地发展,单县残联多次组织在基地开展全县残疾人电商培训,为基地培养更多电商人才。
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初期,因为货源选择不适合市场等原因,基地经营亏损十余万元,人员也都因为自身收入无法保障而离去,孙会昌看着空荡荡的基地,几度伤心落泪。擦干泪水,倔强的孙会昌又到济南、菏泽等地学习淘宝运营经验,最终确定了以企业店铺代运营为主营业务的发展模式。
目前,该基地已接管代运营近20个店铺,项目辐射鲁西南周边县区,主要货源有家具类、农产品类、电子产品等门类。对于今后的打算,孙会昌表示,希望能挖掘更多电商人才,拓宽货源渠道,进驻更多电商平台,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脱贫,与他们一起共同实现自身价值,2018年,孙会昌也被省残联评为“先进个人”。
高老家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闫西彪在考察众志电子商务基地时表示,多年来,高老家乡一直重视残疾人的帮扶工作,残疾人帮扶工作关系着他们家庭的生计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残疾人“造血”工作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近期,乡党委政府正投资建设另一个残疾人电商基地,下一步高老家乡将进一步整合本地特产资源,吸引更多企业入驻电商基地,让更多残疾人参与进来,为他们实现个人理想搭建好平台,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记者:王恒、李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