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海水浇灌蔬菜,那蔬菜岂不是都被浇死了?如今,在寿光市羊口镇清水泊农场三分场的大棚里还真产出了一种用海水浇灌的蔬菜——“西洋海笋”,这种菜清爽可口,营养丰富,有独特的海鲜风味,烹饪时都不用放盐。1月22日,带着好奇,记者来到种植基地一探究竟,这儿是我省唯一进行西洋海笋种植的企业。
探访
看着像珊瑚吃着像海鲜
1月22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寿光市羊口镇清水泊农场三分场,经过一段颠簸的石子小路,终于到达海水蔬菜的种植基地——寿光鼎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刚刚打开车门,记者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海”味。放眼望去,整个种植基地足有四五个足球场大,其中百米长的蔬菜大棚有两个。
该公司的大棚管理员张桂亮告诉记者,整个海水蔬菜种植基地占地约60亩,种植的海水蔬菜目前有两种,一种叫“西洋海笋”,另一种叫“黑枸杞”。黑枸杞还在试验阶段,种植量很少;大部分露天土地和两个大棚种植的都是西洋海笋。
张桂亮拿出一盒已经包装好的西洋海笋递给记者。西洋海笋外观类似于珊瑚,长度约有10厘米,直径3毫米左右,通体翠绿。张桂亮告诉记者,西洋海笋也叫“海菜豆”,有“海人参”、“植物海鲜”美誉,是从国外引进并驯化改良的。这种蔬菜利用纯天然海水灌溉种植,色泽如翡翠,形状似珊瑚,口感脆嫩,有独特鲜美的海鲜风味。
种植
用卤水浇灌配比有讲究
张桂亮指着露天土地上的紫色植物说,西洋海笋比较娇贵,不能适应寒冷的环境。由于天气寒冷,露天种植的西洋海笋都已经变成紫色,无法继续生长了,目前只有大棚内的西洋海笋依旧健康生长。
进入棚内,记者看到,翠绿的西洋海笋整齐地被划分成六条种植带,每两条种植带之间有黑色的水管。张桂良摘下一根10厘米长的西洋海笋给记者,记者咬了一口,感觉有点咸,但清脆可口,有股海鲜的味道。
大棚西侧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水池,池内的水散发着一种卤味,水面上浮着少许水藻。一根直径约20厘米的水管插到水池中,另一头接着一组白色水管,白色水管连接着穿插在种植带间的黑色水管。张桂亮说,这就是灌溉系统,池子里的水是经过配比的卤水。
张桂亮告诉记者,西洋海笋是一种海水蔬菜,但并不是直接拿海水来浇灌,而是用经过配比的卤度在2至3度的卤水。种植基地内需要两口井,一口是60-70米深的卤水井,打出来的水卤度在5至6度之间;另一口是300-400米深的淡水井。两种水经过配比后,卤水卤度适中,又富含海水中所带的矿物质,对西洋海笋生长十分有益。
畅销
6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大棚中午时温度能达到30摄氏度,晚上最冷时也在15摄氏度以上。为了保证西洋海笋能够健康成长,大棚内装有温度、湿度、卤度检测设备。
大棚东头,五名工人正蹲在田间采摘西洋海笋。记者走近观察,他们只采摘了西洋海笋末端约10厘米长的一小部分。工人常文兰边摘边说:“这个随长随摘,每天可采摘上百斤。每隔四五天就要摘一次。”
张桂亮告诉记者,西洋海笋由我国盐生植物研究专家冯立田博士为首的课题组最早开始引种栽培研究。寿光鼎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目前山东省唯一进行西洋海笋种植的企业。目前种植出的西洋海笋批发价在120元/公斤以上,依然供不应求。
总经理王磊介绍说,公司是从2010年春开始种植海水蔬菜的,同年9月份投资20万元建了两个大棚试种海水蔬菜,11月初移栽,2011年元旦后开始采摘。“目前世界上有30多种海水蔬菜,我们打算今年再尝试种植海水甘蓝、海芹菜和海英菜,并计划5月份投资1000万元,上马海水蔬菜深加工项目,生产海水蔬菜饮料。公司还在海南建立了海水蔬菜育种基地。”王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