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生活中的伴侣,更是临床一线志同道合的“战友”,各自忙碌于科室、病房,救死扶伤,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医护人员。身处同一个单位,但因为工作繁忙,他们近在咫尺,却又相距甚远。在护士节这个特殊的节日,记者探访了临沂市人民医院的两对夫妇,近距离感受他们生活与工作当中的苦与乐。
张文静、唐信平夫妇。
张文静、唐信平夫妇:同在一处屋檐下,却又各自忙碌
12日早上8点,33岁的临沂市人民医院北城新区院区胸外科护士张文静值完夜班后,带着些许疲惫准备回家。而此时,在同一家医院同一栋楼,同样也是一名护士的丈夫唐信平也已经准时到达了工作岗位,紧张地准备着一台手术。
张文静和唐信平同在2009年进入临沂市人民医院,张文静是一名胸外科护士,唐信平则进了麻醉手术部,成为了一名男护。在医院里,他们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最终走到了一起,组建起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如今,他们可爱的女儿钰钰已经5岁了。
就像文章开头的一幕那样,虽然两人的办公室仅隔着3层楼,但他们在生活当中却似乎总是在“错过”,“我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差不多每周值一次夜班,其它时间是长白班。我爱人所在的岗位就不一样了,他早上7点就要到单位,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安排五六台手术,只要手术没有结束,再晚也要坚持。”张文静说,在同一栋楼上班多年,他们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即便是下了班,两口子也不是说见就能见到的,“我们两个还好,就是他和孩子见面少,早上孩子还没醒他就上班了,晚上他下了班,孩子早就睡了。”
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抢救病人
从事护理工作整10年,当记者问起张文静和唐信平二人最深的体会是什么时?两人的回答都是一个字:忙。
同为护士,一个在忙碌的胸外科术后观察室,一个在更为忙碌的麻醉手术部,夫妻二人几乎没有完整的节假日,甚至无法像普通家庭一样,同时抽出时间带孩子出去玩。
今年大年初二上午,唐信平突然接到医院紧急通知,一位患主动脉夹层的病人急需手术,正准备陪妻子回娘家的唐信平二话没说,匆匆赶到单位,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当中。这台手术进行了整整12个小时,晚上11点,当唐信平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妻子和女儿早已熟睡。
类似的突发状况对于唐信平来说早已司空见惯,手术不等人、救命不等人,只要有紧急手术,不管是节假期,还是刚刚下班,甚至是午夜时分,只要一个电话,就要马上到岗,“我们的手机都是全年365天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唐信平说,这些年,他感觉亏欠妻子、亏欠女儿、亏欠双方父母太多太多。
惟愿患者早日安康,这是献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护理工作虽然辛苦,但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台手术短则一两个小时,长则10多个小时,虽然累,但看着患者在我们手中得到救治,最终康复出院,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唐信平说,他不想看到的,就是即便他们拼尽全力,最终也没有能够挽回患者的生命,“那时候,内心会觉得非常失落,非常痛苦。”
从业10年,5月12日是属于唐信平和张文静他们这个护士群体的特殊节日,印象中,夫妻二人从来没有认真过过。而今年的护士节有些特殊,恰逢母亲节,前一天,唐信平夫妻二人有过一段这样的“幽默”对话:“明天是母亲节,又是护士节,你打算送我什么礼物?”“你想要什么礼物?”“我不知道。”“你都不知道,我又怎么知道?”……对于自己这个木讷憨厚的丈夫,张文静从来不会指望他会懂什么浪漫,在她看来,夫妻间的这段对话,也只不过是他们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种调剂。
“不管是护士节、母亲节还是春节,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年365天中普普通通的一天。我们从不奢求什么节日礼物,惟愿患者能在我们的悉心照顾下早日康复,这就是献给我们最好的节日礼物。”张文静说。
李秀萍、王志东夫妇
李秀萍、王志东夫妇:既是护士,又是“心理学家”
李秀萍是临沂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外科二病区护士长。11日上午,当记者见到她时,李秀萍正在病房与患者交流,条理清晰地回答着患者的每一个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李秀萍没有显示出丝毫不耐,脸上始终挂满笑容。患者老史对李秀萍赞不绝口:“她总是把患者放在第一位,一级护理要求一小时观察一次,但李护士长只会更多,哪怕是中午交班,也会交代其他护士要跟上护理,在这里住院——放心。”
护士每天都要面对较为繁重的工作,需要长时间行走、站立,为患者服务就需要真心和恒心。“护理工作很琐碎,会有疲劳感,有时会觉得单调,但从未觉得枯燥。因为通过我们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使一个又一个的患者顺利康复出院,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也带给我们莫大的职业荣誉感,”谈起自己的工作,李秀萍充满自豪。
输液打针、喂药护理、更换被褥,这是大家对于护士的印象,但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完善,护士不仅仅要做这些工作,更要懂得怎样与患者沟通,为他们疏导不良的情绪。
李秀萍给记者分享了她遇到的一件事,一位菏泽单县的患者来医院治疗时误以为医生给她多开了药,尽管医护人员再三解释,但患者仍不依不饶,站在走廊言语激动,甚至恐吓值班医生。作为护士长,李秀萍一直在患者家属身边陪笑脸、道歉、安抚,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患者家属消了气,边喊大姐边道歉,之后,两人还成了好朋友。现在,李秀萍的手机里有很多出院病人的联系方式,医护人员和患者成了一家人。
同为医护人员,他们互相理解互相搀扶
既然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要在工作和家庭二选其一。像大部分的护士一样,李秀萍毅然选择了前者。
前几年,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很多人都会选择迎接家中的第二个“小天使”,李秀萍也不例外。李秀萍怀二孩的时候已算是大龄孕妇,加之患有妊娠高血压,全身浮肿严重,领导和家人都劝她需要时间休息。由于临沂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还承担着全市传染病防治的任务,加上当时又是手足口病防治的关键时期,所有科室都要派出人员支援手足口病房,外科二病区七个在岗护士中也有两名孕妇,所以李秀萍没有休息,她选择了坚持。
李秀萍正在看护患者
李秀萍的丈夫王志东,也在临沂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是一名急诊外科医生。王志东很心疼媳妇,他说:“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24小时连轴转是常态,工作也很累,但毕竟下了班可以暂时放下工作,护士长就不一样了,上班时就是科里的管家婆,啥事都得管,下了班也得手机24小时开机,科里有事随叫随到。而且她工作又特别认真,所以论压力,她比我大很多。都是干这一行的,要相互理解。”
对于爱人的理解和支持,李秀萍的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愧疚,“同为医疗工作者,其实我们都很忙,虽然在同一个单位,却是聚少离多。在家里,我们的角色也像是对调了一样,家中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爱人操心。正是他的付出,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
??? 当护士节遇上母亲节,她依然选择了坚守
今年的护士节比较特殊,恰好和母亲节是同一天,李秀萍本来决定好好陪陪家人,但这个周末科里病人很多,所有的护士都在岗,她也是顾不上休息,只能让家里的人等等,再等等。“以往每逢节假日,如果科里比较忙,那么谁也没时间休班,我是护士长,是科里其他护士的表率,所以只能委屈家人了。”李秀萍坦言。
对妻子的决定,王志东表示理解并且支持:“一切为了患者,我们是医疗工作者,就需要有奉献精神。儿子现在六年级,学校同学基本没怎么见过他妈妈,因为她接送孩子的次数真是屈指可数,家里的事基本不敢让她操心,就怕影响了她工作,有时我开玩笑说我娶了个假老婆。今天是护士节,也是母亲节,不管多晚,我和孩子都等着她下班回家过节。”
采访的最后,李秀萍表示,当下护士这个行业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在“5·12”护士节来临之际,李秀萍希望能通过大家的努力,把南丁格尔的精神传承下去,为护理事业贡献光与热。记者 衣方杰 宋波 通讯员 杨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