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楠 赵博文 通讯员 程方 周燕宁
晨报淄博5月11日讯 今天上午,值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逝世80周年之际,备受关注的淄博市白求恩精神传承教育大会暨医院学科建设推进提升会在淄博市第一医院隆重开幕。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的领导及国内诸多医学界专家学者齐聚博山,围绕白求恩精神的传承和医院学科建设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以建设良好的医学人文环境和医德医风环境为目标,共谋白求恩精神传承及医学发展大计,践行健康中国战略。
淄博市白求恩精神传承教育大会暨医院学科建设推进提升会由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指导,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淄博市第一医院承办。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全市卫生系统代表共300余人参会。
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戴旭光为淄博市第一医院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2018年度“白求恩式好护士”颁奖。
大会开幕式由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宋晓东主持,淄博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淄博主委王济众致欢迎辞,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会长袁永林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戴旭光、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分别为淄博市第一医院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2018年度“白求恩式好护士、好医生”颁奖;袁永林会长为“白求恩服务科室”授牌。袁永林会长和王济众副主席共同为淄博市第一医院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揭牌。这意味着,山东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正式落户淄博市第一医院。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为淄博市第一医院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2018年度“白求恩式好医生”颁奖。
淄博市第一医院院长陈进国详细介绍了医院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的建设情况。他表示,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淄博市第一医院始终秉承“文化建院、文化兴院”的宗旨,致力于打造一所文化景观丰富、服务理念先进、团队和谐高效的人文医院,举全院之力建设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就是医院打造“群众满意、员工幸福”的现代化人文医院的一个重要方面。医院于2018年正式申请加入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在院内下发红头文件成立了创建“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领导小组,并随之启动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袁永林会长为2018年度“白求恩服务科室”授牌。
为了让白求恩精神的深刻内涵能够内化为每一名职工的内在动力,激励全院职工增强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淄博市第一医院在医院门口显著位置摆放白求恩雕像,并在院史馆设立白求恩精神展区,通过图片和文字解说,展示了全院践行“白求恩精神”的援坦、援藏、援助唐山、援助汶川医疗队和“第一村医”的工作情况,为参观人员尤其是新入职员工树立了学习的标杆。同时,以点带面,着力打造儿科、检验科两个“白求恩式优秀服务科室”,带动全院“白求恩式优秀服务科室”的创建;评选“白求恩式好医生、好护士”,以典型和榜样的力量激励全院职工奋发向上。
袁永林(右)会长和王济众(左)副主席共同为淄博市第一医院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揭牌,山东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正式落户淄博市第一医院。
陈进国表示,今后,淄博市第一医院将以“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正式揭牌为契机,继续践行白求恩精神,大力推进医院学科建设,提升医疗质量,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开幕式上,淄博市政协副主席王济众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以“打造卫生强市、建设健康淄博,绝不让一个人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掉队”为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健康淄博建设,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改善看病就医环境,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连续24年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连续11次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成功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在全国首创“第一村医”帮扶工作机制,开展“人人争做第一村医”活动,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用行动阐释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伟大精神。
王济众强调,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希望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珍惜本次大会的机会,虚心向专家学习,积极行动起来,自觉肩负起传承和弘扬白求恩精神的历史担当和政治责任,矢志不移地做好白求恩传人,在弘扬白求恩精神方面做良好示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全市人民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淄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幕式后,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干部轮训大队大队长马国庆做白求恩事迹报告;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军医出版社社长、少将齐学进教授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概况》讲座。
下午,将举行医院学科建设推进提升会。会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主任胡型锑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主任罗渝昆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任艺虹教授将分别做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