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唠叨的那个人是妈妈,最爱操心的那个人是妈妈,当然,最爱我们的那个人,也是妈妈……
母亲的唠叨、母亲的严厉,让年少时期的我,有些不解,有些烦,让我们偶尔也会有想“吐糟”妈妈的时候。
时光沉淀,静水流深。不知道是哪天,不知道是哪件事,让我们贴近了那颗柔软的内心,才理解那些爱,有很多形状。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9日,记者采访了四对母子(女),让我们来聆听不同年龄的孩子,对妈妈的“吐糟”,感受这背后深深的情感。
毕丽娟(左)逗乐母亲张淑政
吐槽 “以前觉得母亲偏心眼儿,对哥哥们更好”
心声 女儿出嫁后她才看懂妈妈这个人
走进鲸园街道古陌社区毕丽娟的家中,到处充满了阳光温馨的气息,你不会想到这里住着一位卧病在床的老人。毕丽娟夫妻和96岁的老母亲张淑政生活在这里。
张淑政住在家里最敞亮的主卧,整个人收拾得干净利索。“我妈妈去年摔了一跤骨折了,医生说这么大的岁数,只能慢慢养着。”毕丽娟说,父母年轻的时候闯关东去了沈阳,在东北生下了两个哥哥和她。她12岁的时候被送到了威海的奶奶家生活,父母是退休以后才回到威海的。
“以前妈妈总说我做女儿的应该怎样怎样,我就觉得我妈有点偏心眼儿,对哥哥们更好。”毕丽娟说,六年前她自己的女儿出嫁以后,她就搬到父母这边照顾两位老人。在这朝夕相处中,她才看懂妈妈这个人,读懂她的潜台词。“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我妈其实打心底是特别依赖我,就想让我在身边照顾她,这样她才踏实。”
于晓玲(右)依偎在母亲罗春华身上
吐槽?“不舍得吃不舍得穿,钱留着干嘛”
心声?坐月子的时候才体味到母亲无私的付出
9日下午,鲸园街道花园社区40岁的于晓玲陪母亲罗春华来到鲸园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古陌站参加活动。母女俩坐在一起说话显得亲密无间。于晓玲就住在距离母亲家不远的地方,平时没事就陪着妈妈参加各种活动,这让小区的阿姨们都非常羡慕罗春华有个好闺女。
“我妈就是特别节俭,给她买了好吃的好穿的,她都留着省着。”于晓玲说,母亲对自己十分节俭,却很舍得给她和弟弟花钱。尤其是她坐月子的时候,母亲不但一天24小时照顾她和宝宝,而且什么好的贵的都给她买。说到这些,于晓玲忍不住开始掉眼泪。
听到女儿的埋怨,罗春花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家小时候穷啊,8个孩子经常吃不饱。我现在就觉得,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够了啊!”罗春华说。
杨汶镁(左)在妈妈刘海红脸上深深一吻
吐槽“妈妈什么都好,就是对我太严格了”
心声?尽管妈妈有时候好凶,但我还是好爱妈妈
放学回家的路上,6岁的杨汶镁蹦蹦跳跳地跟在妈妈身旁,时而揽着妈妈的胳膊,时而仰起笑脸望着妈妈。能看得出来,杨汶镁很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而妈妈刘海红却时不时提醒女儿注意过往车辆、不要乱跑,显得有些严厉。
“妈妈什么都好,就是对我太严格了。零食不能多吃、电视不能看,每晚都要练习完舞蹈和写字才能玩。”刘海红一直希望把女儿培养得多才多艺。所以总是以较高的标准要求女儿,导致女儿时常因为刘海红的严厉而伤心不已。“女儿还小,不能理解当妈妈的良苦用心。她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又怎能不爱她。”
“尽管妈妈有的时候好凶,但我还是好爱妈妈。”听到女儿这句话,刘海红的眼睛里瞬间噙满泪水。她说自己工作一直很忙,有时把女儿放在奶奶家半个月也见不到一次面,每当这个时候孩子总是央求奶奶带着自己去单位找她,见面后就抱住她的腿不放。“女儿有时更像是我的闺蜜,陪伴在我的身边,给我一个可以依靠的小肩膀。”
曲建伟(左)搂着母亲宋修卿
吐槽“她太惯着我,满足我所有任性要求”
心声?已为人父深深体会“养儿方知父母恩”
在曲建伟的记忆中,从小到大母亲从未对他提过任何要求。“我妈不像其他母亲一样管这管那,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太迁就我了。”小学时,一次曲建伟看中了一架很贵的玩具飞机,那时母亲宋修卿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收入并不高。每次路过供销社门口,曲建伟总是指着玩具飞机向母亲讨要。后来母亲攒够了钱,立刻就给他买了回来。
“妈妈太顺着我了,导致我青春期那阵儿很任性。”二十岁时,曲建伟一心想离家当兵,可是家里人由于某些原因一直不同意,但他最终还是执意要去。“我还记得走的那天,刮了很大一场风,母亲送我去坐船,当时正吃着饭呢,突然通知船要开了,于是饭也没吃完就匆匆和母亲告别。”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曲建伟至今还在为自己当时任性的举动而深深自责。
如今37岁的曲建伟已为人父,或许是“养儿方知父母恩”,他现在对母亲的感情更深,“每天早晨上班之前,我必须开车回来看我妈一眼才觉得安心,我真的很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