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7点集合出发,历时多半天,看完11个乡镇的22个村,现场看、现场评、现场安排整改落实,问题不回避,辣味十足。”这是4月24日夏津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活动的真实写照。
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推进乡村振兴,农村首先要干干净净。夏津县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详细实施方案,列出7类、29项具体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厘清目标要求、工作步骤和工作时限。突出分类指导,组织现场会找差距,对标先进促提升,补齐短板抓落实。细化目标任务,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在上级要求的“三改一清”的基础上,增加了清理残垣断壁、废弃闲散宅基地和增绿添彩两项内容。
实践证明,抓环境就是抓振兴。走进雷集镇申张大村,错落有致的屋舍掩映在绿树丛中,大棚里的蓝莓长势正旺,村口鱼塘里的鱼儿游的正欢。然而,昔日,这个189户、606口人的典型传统农业村,断壁残垣的空房和空院里杂草丛生、土坑扎堆。如今,废弃的坑塘变成了鱼塘,清理出的闲散宅基种上了油菜花等经济类观赏作物,蓝莓每棚的年产值达到了9万余元。
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夏津的乡村正充分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大胆创意,不断创新,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环境美也是生产力”正成为众多村庄的生动实践。
要颜值,更要气质。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首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夏津注重典型引路,在各个层面立标杆。南城镇开展“最美南城人”评选活动,表彰“最美胡同”“最美家庭”等榜样力量,奖励“最美”榜样60余人,选树100条“片区+村庄”共管示范街;郑保屯镇联合妇联,建设 “巾帼雷锋”志愿服务暨巾帼文明实践所,成立16支巾帼雷锋志愿服务队。该县广泛评选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弘扬新风尚、践行新思想、传播时代文明新风的巾帼典范,表彰“好婆婆”60人、“好媳妇”60人、“巾帼创业带头人”60人、“新时代新女性”74人、“清洁家庭、美丽庭院”80户、“新风尚家庭”60户、“最美巾帼文化传播演出队”1个;新盛店镇拐尔庄村积极“打造孝心村居”,自2012年以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九月初九都为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集体过生日,引导全村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气,形成了孝善浓厚氛围。银城街道冉庄村33年来坚持年年重阳节为全村年满65周岁的老人过节,形成了家家户户尊老爱老、人人争当模范、整个村子风气和谐的局面。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有‘高颜值’,更要有‘好气质’;既要‘面子光’,更要‘里子亮’,让干净整洁、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美丽乡村’和‘文明夏津’的‘内涵担当’,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夏津县委书记才玉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