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590户、100%同意!“拆”出了速度与和谐的典范,“干”出了激情与担当的共鸣。5月2日上午8点随着最后一个拆迁户交上协议书,圣城街道西公孙村圆满完成拆迁改造工作。户数多、时间紧、情况复杂,这里的拆迁为什么如此速度又和谐?
温度 ——政策与民心的对接
站在群众立场考虑问题,用真诚换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西公孙村拆迁工作启动之前,圣城街对参与拆迁的400名街村干部进行了系统的入户培训,针对西公孙的情况,划分为8大组,84个小组,分配到人,包靠到户,为入户工作做了最细致的准备。
“有些老百姓不是不想签,就是想靠靠,看别人签了再签,害怕吃亏。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讲解政策。”在拆迁中,有一户人家对于赔偿金额有所疑问,总觉得自己家的装修比别人少算了钱。街道干部张翠兰一点一点理顺老大姨的疑问,一条条记下,带着这户人家去评估小组核实,大热天看着工作人员跑来跑去,大姨感动得眼眶都湿了,她说你们考虑的问题比家里人还细致,对于拆迁协议我们还有什么不同意的。
“放”要有规矩,“讲”要有章法。一个政策进行到底,早签协议的不吃亏,晚签约的也不会单独开口子。同时,充分尊重拆迁户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实行弹性工作法,解决问题“不过夜”,为征迁工作的迅速推进奠定扎实基础。
细致——原则与民意的对接
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用到底,政策公开透明才能获得群众支持。在现场,总指挥室、政策咨询师、第三方评估组、财务,一个办公室挨着一个办公室,全部驻扎村委。
“盛果期的葡萄树和幼苗不一个补偿标准,不同的果树价格也不一样。”“如果有遗漏,我们会立即找补。即使已经签了拆迁协议,这个钱还是会给你。”对于拆迁,围绕老百姓最关心的地上附着物赔偿问题,工作人员一对一交流,面对面核实。
不回避、不遮掩,有问题立行立改。“有一户人家的房屋比较特别,客厅在了南边,卧室在中间,北屋的南墙位置全部设计成了落地玻璃,一看特别像是厦子,这户人家坚决不同意补偿方案。”了解问题之后,政策组的张东光找来城建口的张国忠同志实地勘察,小组工作人员分头找左邻右舍以及村委干部了解房屋建设情况,多方考察之后,评估小组重新进行核实,住户顺利签署拆迁协议。
“有问题真给改、出了错确实会重新丈量,这些干部们真在办实事。”老百姓的一棵树也要给补偿、小数点之后的数字也一个不能错,正是这种细致,带动了拆迁速度。
速度——担当与实干的对接
66小组全部完成、43小组全部完成;70个小组完成任务,拆迁协议完成92%;第7大组全部完成任务……势如破竹!深夜11点,铁军群里,一项项捷报依旧不断传来。
最细工作、最足干劲、最强作风、最高效率!这一系列的数字捷报,呈现的不仅是各个大中小组的“组团竞赛”,更是圣城街村干部的干事激情!
尽锐出战迎难而上,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为了能让被拆迁户全部拿到足额的各种奖励,征迁工作人员满负荷工作。为了节约吃饭时间,街道统一购买包子。大晌午,来不及找个树荫凉坐会,拿着包子继续入户答疑解惑;深夜两点,有的户里想交协议,财务、评估、包靠人员坚守岗位,直到群众满意离开。
“第一次参与拆迁,头一次晚上驻村工作,很忙很累,但是这次拆迁真是得到了历练、学到不少东西。”一个个奔波忙碌的足迹、一遍遍不知疲倦的细致解说、一户户人家的满意笑脸,圣城街村干部们将担当放在了肩上,落实到了工作中,也落在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春意盎然、桐花飘香,走在西公孙的村路上,不少老百姓已经开始着手搬家,对他们而言美好的未来近在眼前。而随着更多城中村项目的不断崛起,城中村拆迁改造这一场城市再生行动,将不断发挥正能量,高质量推进“精致城市˙和谐圣城”的发展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