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河是寿光市的一条重要河流,作为今年寿光市重点工程之一的丹河防洪治理工程,自今年三月份开工建设以来,各部门单位、镇街区、参建单位,加班加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提升丹河防御洪涝灾害能力,为沿岸群众的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据了解,丹河防洪治理工程河道清淤扩挖长度62.2公里,加固河道大堤36公里,新修筑河道大堤43.8公里,新建、改建穿越河道大堤涵闸31座,修复涵闸30座。
近日,在丹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标段,羊田路丹河桥的左岸,记者看到,经过前期河槽拓宽疏浚、堤防加宽,崭新的坝上路、切滩已全部竣工,拓宽后的堤坝也将极大的方便附近村民的出行。
沿途村民 张春廷:第一个是安全,现在有了“靠山”了,我们感到非常的好,确确实实的惠民工程。
丹河防洪治理工程指挥部成员 范荣誉:随着防洪标准的提高,咱把丹河的堤防由3米加宽到5米。下一步,今年下半年我们丹河治理二期工程,初步计划把堤防进行硬化,部分堤防修建道路,届时完成以后,将大大方便村民交通,也提升了丹河的防洪能力,抢险加固时可以满足运输条件的要求。
据了解,丹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标段范围从寿光昌乐边界至马家闸,全长36公里。在丹河洛城段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河道上还残留着原有河道的印记,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对河道、河坡进行拓宽加固。
施工负责人 韩明生:工期也是要求比较紧,所以设备也多增加了些,现在已经有十几台挖掘机、10辆运土车、6台推土机,五一期间能完成任务的90%。
丹河防洪治理工程指挥部成员 范荣誉:原先这个河道宽度只有30米,目前拓宽到60米,主要目的是把主河槽的排涝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
与一标段一样,全长18.9公里的丹河防洪治理工程二标段也在快马加鞭的推进度。据了解,二标段需要在马家闸至大九路段左岸新筑堤防、大九路段至入弥河口两岸新筑堤防,同时进行穿堤涵闸的新建和改建。在二标段5分段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河道两岸均为盐田,坝基18米宽,坝顶6米宽的新筑堤坝已进入收尾阶段。建成后,它将成为丹河与盐田之间一道坚固的防护屏障。
寿光市税务局副科级干部 苗乃轩:现在修建的是涵闸,主要用途是夏天雨水大的时候,帮助盐农把水排出去,排到丹河去,钢筋混凝土铺底,框架结构,然后用石头砌起来,好处就是有大水的时候,保证排水顺利安全。
丹河防洪治理工程三标段为丹河分洪段,据了解,该标段右坝涉及高塔23座,且高塔位于右坝的中心,为加固筑牢右岸坝堤,设计部门采取浆砌石挡土墙的方式。记者在靠近320省道的三标段施工现场看到,一座座高塔周围筑起了浆砌石挡土墙,成为坝堤与高塔之间安全墙。
沿途村民 刘啟三:我每天都从这个地方走,看着他们施工进度一天一个样,这是寿光政府为老百姓造福的事儿,工程都挺好的,老百姓都挺满意。
丹河防洪治理工程三标段指挥部成员 袁义洪:预计月底这23处挡土墙全部完工,挡土墙的材料主要采用浆砌石,顶宽半米,边坡按125度的边坡,大坝的高度随时变动,建上挡土墙以后,加固了大坝的防洪安全。
目前,各相关部门、镇街区、参建单位正在加强指挥调度,推进丹河防洪治理工程进度,严抓工程质量,确保今年汛前完成防洪治理工程建设。
丹河防洪治理工程指挥部成员 范荣誉:截止到目前丹河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我们利用五一之前的大好施工时期,积极调度机械,加班加点,争取工程提前完成。
积尺寸之功,方能成千秋之利,水利工程建设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丹河防洪工程治理完工后,丹河寿光境内河段防洪标准可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可提高到10年一遇,极大地提升了防御洪涝灾害能力,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百万寿光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弥河丹河防洪治理工程攻坚战一定能够彻底打好、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