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我市按照“形成产业,打造标杆”的标准,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不断开拓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在北京做生意的胡天德今年在武城县光伏扶贫产业园承包了200多个大棚种植蔬菜,吸引他的不仅仅是园区内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设备,更是新的运营模式。
武城县100兆瓦农业光伏扶贫产业园项目以光伏设施大棚为载体,采用“基地+创客”的运营模式,以“精准订单化种植”为发展模式,为入驻客户提供农业设施、种苗、生产资料、技术等全方位服务,创新“拎包入住”的招商管理模式。
武城县以光伏农业园区为载体,通过“一地多用”“种养结合”的模式,实现因地制宜的“立体式”光伏农业。围绕发展智慧太阳能、现代农业、休闲体验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做足文章,领导传统农业升级为科技农业、智慧农业。
武城县利用光伏产业打造高效农业,而在庆云,走进超级智慧大棚,犹如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车间。
在先进技术装备的支撑下,这里已经有15个品种取得绿色认证,并且与快客利集团、千喜鹤集团等高端大型商超、连锁果品超市对接,建立了合作关系。
今年,庆云县聚焦农业“新六产”示范县、示范主体建设,重点支持沃森、水发、鲁望等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设施、先进的管理方式,推出一批质量高、品牌强、效益好、极具竞争力的农产品,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切实提高农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