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文化产业新高地
——2019年威海首次文化产业项目现场学习交流活动侧记
“文化产业园区业态单一、活跃度不高的问题如何化解?”“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营?”4月23日,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今年威海首次文化产业项目现场学习交流活动举行,来自全市文化产业领域的业内代表,就推动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强化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培育功能深入交流,共同谋划威海文化产业发展新局。
位于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的威海国际艺术岛,拥山枕海,风光秀美,海草房艺术村落古朴宁静,现代艺术作品别出机杼点缀其中。代表们走进艺术街区、版画工坊、文玩小屋、音乐酒吧,欣赏风物之余,一边拍照一边记录,生怕错过了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威海艺甸园原创艺术区总经理助理于宛灵说,这次观摩让人耳目一新,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有机结合,尤其在产品研发、文化创意、“互联网+”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深受启发。
上午的观摩学习意犹未尽,“第二堂课”的学习干货就已经奉上。在威海创新园星汇谷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平台跨界、融合、共享、升级的思路,从如何对产业进行定位、构建协作联动产业体系、聚拢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等多方面进行详细梳理,让与会代表们大呼过瘾。据了解,去年10月正式运营的环翠区星汇谷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引入了品牌策划、影视动漫、视觉艺术等七大板块,预计平台企业年营业收入1亿元。
交流会上,代表们结合各自文创企业实际情况,交流感悟,分享经验,提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路。“好的文创项目,在运作之初就要有清晰的目标,对未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国际艺术岛负责人唐艳丽说,文化企业要抢抓机遇,搭乘跨界融合,共享发展快车。威海海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刘亚日则认为,威海是一个旅游城市,文创产业也要抓住这一点,与文旅产业的大环境高度匹配,增加旅游者的互动体验。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这次观摩的文化产业项目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引领性,相关单位的探索和实践,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今后将合作共谋,协同发展,做好优化形态、完善业态、丰富活动三篇文章,努力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具有威海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
记者从市委宣传部文改办了解到,今年我市将以实施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建设计划为引领,以推动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培育为重点,以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和建设为抓手,着力抓好6个文化产业园区、7个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和17个文化产业建设项目、14个文化产业招商项目的推进。(记者 李森)
编辑: 谭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