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贾亮
通讯员 杨丽 毕文卿
人体有健康指数,你听过城市交通也有“健康指数”吗?日前,高德地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联合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对全国50个重点城市做出了交通健康诊断。其中,淄博的拥堵指数大幅下降,交通健康指数达到86%,仅次于南通和唐山,位列全国第三。
创新性项目让防堵更科学
据了解,交通健康指数已成为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印发的《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的第三方评估标准。这项指数达到全国第三,正是淄博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道路交通“硬环境”,并持续完善交通服务管理,优化道路交通“软环境”,疏通城市交通微循环、改善城市交通内循环、保障城市交通快循环等一系列工作成果的体现。
张店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0月他们与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联合成立“智能+智慧”交通管理研究室,立足张店交通组织规划、停车管理规划、智能交通建设、科学防堵治堵、重点违法打击等内容开展创新挖潜。
研究室先后完成了《新村路政务中心路段交通组织优化项目》《北京路绿波带改造项目》《世纪路交通渠化一致性改造项目》等7个创新性研究项目,对37个路口、路段进行了交通组织优化,督促完成交通标志完善、信号灯科学配时、路口渠化改造等233个。
用交通影响评价解决拥堵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城区做交通影响评价的项目非常少,而做好交通影响评价对于一个城市的交通健康指数是非常重要的,能更好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浪费,从源头解决因住宅和大型建筑规划问题带来的城市拥堵。
依托“智能+智慧”交通管理研究室,张店交警对新建、改建项目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了前瞻性研究论证,起草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新建、改建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建议的调研报告》及《淄博市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办法》两份研究材料。目前,研究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此外,为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特别是东部老城区的交通压力,充分利用现有路网结构中的支路和背街小巷,分散疏导主次干道交通流,张店交警在商场路单行线改造的基础上,依托研究室开展单行线和微循环研究,争取通过单行线和微循环改造,打通城市交通末端“毛细血管”,有效缓解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区现有路网结构的通行能力。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项研究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正在开展前期数据调研。
为优化交通,张店交警对准备改造的路口进行实地调研。
取消停车位倒逼绿色出行
张店交警下一步将逐步探讨实现“还路于交通”,优化城区占道停车泊位设置。截至今年2月份,中心城区(张店区和高新区)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52507辆。按照住建部2015年9月发布的《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的相关规定:大于50万人的城市,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宜控制在机动车保有量的1.1-1.3倍,目前中心城区保守估计至少需要停车位50万个左右。
由此可见,在城区施划占道停车泊位对于缓解停车压力意义微乎其微,远远无法满足停车需求,反而会对正常交通秩序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极易造成占道停车泊位施划越多越难以满足停车需求,路面秩序越发混乱的恶性循环。因此,只有控制停车需求,倒逼车主选择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出行频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停车泊位供求严重失衡的问题。
下一步,张店交警将对现有占道停车泊位进行优化,特别是对于共青团路中心医院路段、新村路张店区中医院路段、东一路三院路段等主干道路上的占道停车泊位,借共青团路改扩建等契机逐步取消,还路于交通,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