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德州市生物技术产业五年行动计划》中提到,到2022年底,把德州建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全国生物制造领域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化基地和人才集聚地、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跻身全国前10位的生物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德州高新区列入国家“十三五”生物制造专业示范区,打造一批进入国际市场的高端产品和高端品牌。
到2020年,全市生物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40亿元;到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60亿元,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0家,培植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7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6%以上,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10家。整合现有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技术和产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新增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3-5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8个,建成国内一流的人才创业基地。以列入全市工业重点项目名单企业为基础,力争年均投入50亿元以上,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实施重点帮扶,推进跨界融合。
以禹城市为核心区,依托保龄宝、龙力、禹王等龙头企业,围绕糖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重点领域创新前沿和关键技术,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提高玉米、小麦、大豆等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营养补充剂和功能性保健品,支持发展功能糖、植物蛋白等功能性食品。重点围绕增强免疫功能、营养素补充等功能类型,开发新一代功能保健食品。积极开发功能性果蔬产品等生物技术食品。大力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在农业、食品、化工等领域关键工艺环节的推广应用,加快运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减少工业生产能耗物耗与污染物排放。
以临邑县、平原县和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大力发展新型保健药品、抗感染药物、诊断试剂等,加强开发新型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基化学药物等具有重大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推进生物芯片、人造血管等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化,创建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平台、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
依托良星种业等骨干企业,加强优质粮油、畜禽、水产等农作物的生物技术育种,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育种基地和生产示范基地,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生物种业企业,加快农业动植物新品种产业化和市场化推广。发展新型生物农药、有机复合肥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支持杀虫、防病、促生的新型高效多功能生物药肥、农药、杀菌剂、防菌剂的研发推广及产业化。利用生物技术发展食用菌等系列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