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艳红是在1999年进入到幼教行业的,从东营区实验幼儿园到景苑幼儿园,她于亲身实践中生发对幼教行业独到的理解,从“本真教育”到“更儿童教育”,她与孩子心心相通,童心永驻,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孩子的喜爱,在教育热土上耕耘二十载。
她是孩子们口中的“园长妈妈”,她拥有一袭黑色长发,笑意盈盈,闪亮的眼睛在阳光下光彩夺目,她站在那里,仿佛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从本真课程
到“更儿童”教育
在东营区实验幼儿园担任园长时,苏艳红提出“本真课程”,本真教育的特质是“爱”、“自由”和“交往”,为儿童提供更适切更多元更丰富的本真课程生活,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生命和生长的美妙,把真正体现教育意义与价值的本真教育还给儿童,让儿童获得本真童年。
离开东营区实验幼儿园来到景苑幼儿园后,苏艳红没有将“本真课程”带走,而是基于儿童立场,创造性地提出了“更儿童”教育理念,即尊重童真、走进童心、乐享童趣、共筑童梦,带给每一个孩子真正属于他们的童年。”苏艳红告诉记者,“提出这个理念的本义是想关注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就是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真正为了孩子。在让孩子更快乐的同时,让老师更专业,让家长更智慧。”
“更儿童”把彰显儿童天性,促进儿童健康、智慧、和谐发展视为第一要义,依托“更儿童”教育理念,实施以基础课程、创意课程、健康课程、安全课程、绿色课程以及家长课程为行动架构的“更儿童”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科学的教育框架;成立青葵志愿服务队,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家庭教育科学结合,通过系列亲子活动的开展,传播“共成长”家庭教育理念,建立自然、流畅、享受”的亲子关系;创立“铁树”党建品牌,脚踏实地开展活动。
全方位为孩子
打造“更儿童”环境
幼儿园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场域,从根本上说,课程就是为儿童提供一种快乐成长的生态环境。“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要想让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之花在幼儿园这片肥沃的土壤上鲜艳绽放,就需要我们走进儿童、呵护儿童,做儿童成长的陪伴者,建构适应儿童快乐成长的公共生活空间。”苏艳红说。
区域角色游戏一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不受限制地模仿各类人物,模拟各种事件,使愿望得以满足,兴趣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景苑幼儿园为班级里的孩子们设置多类游戏区域,热闹的“娃娃家”、“烧烤吧”、搭建区、棋类区、植物区、户外活动……一日生活皆教育,一个个充满童心又创意无限的区域将生活还原给孩子们,培养着孩子们的自由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是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
在教师培养方面,苏艳红提出景苑幼儿园的“彩虹计划”教师三年培养计划,景苑幼儿园拥有一个年轻的教师团队,更需要积极培训,促进整体团队的专业化发展。景苑幼儿园注重教师师德提升、全方位提升专业素养、深化幼儿园课程建设,拓展研学空间,努力打造学识、修养、格局、能力全方位提升的新时代幼儿教师。
幼儿园建立了“尼尔斯”砚阅社、“莫顿”合唱团、“景苑心韵”京剧社、“彩虹鱼”电台等等社团,绽放教师的学习活力。“我认为老师的师德最重要,老师一定要特别爱孩子,这样孩子才是安全的。”苏艳红说。除此之外,舌尖景苑、食堂陪餐、家长五委会、安全教育都在全方位为孩子打造“更儿童”环境。
谱写关于
爱与希望的童心谣
上午11时30分,是孩子们吃午饭的时间,在景苑幼儿园的小饭堂里,大多数孩子在安静地用餐,也有几个孩子不安分地东张西望,陪餐老师在旁边耐心纠正着。而苏艳红正站在门口满眼爱意地温柔望着。
景苑幼儿园的门庭广场前有一处雕塑,是唯一一部获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小男孩和他的鹅,苏艳红为鹅颈上点缀了花环,为小男孩戴上了黄色领结,这同时也是景苑幼儿园的园徽、“更儿童”教育理念的来源,谱写关于爱与希望的童心谣,力争给每个孩子以不一样的心灵成长旅行。
有人说: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童年。生命的底色总在你不谙世事的时候就悄无声息地打好了。“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紧紧抓住儿童心智觉醒的时刻,让儿童的生命在场,实现学生人格心灵的唤醒,以孩子们自己的方式,使他们不断地趋向真、善、美,也为孩子们的童年打下一抹靓丽的底色。”苏艳红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果不干这份职业,我可能是另外一个我”,苏艳红笑着说,“虽然管理严厉,但是我越来越爱这份职业,我想培养的是自信的、乐观的、快乐的、勇敢面对困难的孩子,当我发现了他们的成长,看着孩子们的一双双眼睛,我必须全心全意地努力付出,在这片热土上耕耘。当以后有一天我坐着摇椅,我可以说我这辈子,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