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任灵芝
通讯员 李静 董亚茹 报道
晨报淄博4月10日讯7个月大的婴儿,母亲给他添辅食的时候喂了一口鸡蛋黄,没想到,孩子脸色苍白、呼吸急促还不断地呕吐。记者从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了解到,这名婴儿对鸡蛋过敏,要不是送医及时后果会非常严重。据介绍,世界过敏组织(WAO)将今年4月的7-13日定为世界过敏周,主题为“食物过敏”,那么食物过敏应该注意什么呢?
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的王主任介绍,食物过敏是机体对食物性抗原(过敏原)产生的由免疫机制介导的病理性反应,是一种相对紧急的过敏症,通常发生在进食后最初的几分钟到两小时内,可突然发生局部或全身瘙痒、荨麻疹,面部、舌或喉头肿胀,甚至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头晕、低血压。大多数食物过敏由以下几种食物引起:牛奶、鸡蛋、花生、坚果、鱼、甲壳类(虾蟹)、小麦、大豆、种子食物(芝麻)等。
王主任介绍,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进食后相关症状)、必要的体格检查、食物剔除试验、食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等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为下一步的治疗做准备。
食物过敏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威胁生命健康。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患于未然吗?王主任表示,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大大降低食物过敏的可能:在孕期和哺乳期开放进食所有食物,婴儿到一定阶段适量添加辅食,均可有效地降低儿童发生食物过敏的几率。而相较于剖腹产儿,顺产儿患食物过敏的风险大大降低。
在此也提醒市民,要严格避免已知过敏的食物,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只吃对的,不吃贵的。如果出现食物过敏反应,也不要慌张,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莫滥用药物,避免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