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举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冀鲁边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弘扬冀鲁边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座谈会
周贯五将军长子张隆裕等20余名冀鲁边革命先辈后人参观冀鲁边革命纪念馆
枣林阻击战遗址揭牌
4月9日,乐陵市举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冀鲁边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宣传推介冀鲁边区光荣的革命历史,弘扬冀鲁边区“敢为人先、大爱为国、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挖掘和保护冀鲁边区抗战文化遗产,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冀鲁边革命先辈后人与领导、嘉宾、媒体记者一同瞻仰了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追忆英雄壮举,寄托深切哀思。同时,为枣林阻击战遗址、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部旧址、余志远纪念馆、北海银行冀鲁边区分行旧址进行了揭牌。
“加强红色文化挖掘保护传承是新时代党委、政府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这些场馆的启用将成为乐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冀鲁边精神的重要阵地。”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表示,下一步,乐陵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深入挖掘冀鲁边区红色文化资源,完善提升场馆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努力将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打造成为全国党员干部群众爱国主义的重要基地,成为全国了解冀鲁边区抗战历史的重要窗口。
当天,该市还举行了“弘扬冀鲁边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座谈会,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就“红色基因要传承什么、谁来传承、新时代下怎么传承”三个问题,与冀鲁边革命先烈周贯五将军长子张隆裕,郭宗凯之子郭书建,张荣亭长子张铁夫,马振华之孙马新义等20余名冀鲁边革命先辈后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周贯五将军长子张隆裕、女儿周甄励,孙继先将军长子孙东宁等革命后代分别讲述了他们的父辈在冀鲁边区的抗战故事,对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冀鲁边精神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张隆裕表示:“冀鲁边有一群了不起的人民,1938年底,冀鲁边区抗日武装力量已由原来的不足3000人发展到15000人,1939年则发展到20000余人,成为山东6大抗日战略区中,主力部队发展最快、人数最多的一个区。同时,区县两级发展抗日战委会、妇救会等各类群众抗日团体100多个,参与群众达数十万人。八年抗战期间,冀鲁边对日伪军作战近千次,有100多名县团级干部,10多万战士、民众英勇牺牲,马振华、李永安、吴匡五、武大风、余志远等冀鲁边区党的优秀干部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段历史不仅不应该被淡化,而且这种精神更要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记住今日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