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教育改造有规律可循,但具体到每名罪犯,却都有独一无二的“新生之路”。监狱民警,是条条“新生之路”的开辟者。
2017年4月的一天,正是正常习艺劳动时间,离工间休息还有半个小时,临沂监狱十监区罪犯在监狱民警的带领下正井然有序地参加“车间课堂化”教育,突然罪犯田某(化名)从工位上起身,脱离联号,在车间消防通道上旁若无人地做起了“扩胸运动”。值勤民警迅即上前制止。田某对此置之不理,并大喊:“这是宪法给我的权利!”
自2016年3月从其他监狱调入临沂监狱服刑以来,田某已不是第一次违反监规纪律。日常改造中,他明显表现出规矩纪律意识淡薄,与其他罪犯极易产生摩擦,时常发生争执。因罪行重、刑期长、调入时间短等因素,2016年6月监区在风险评估时将其列为高度危险。
尽管明知田某以“声索权利”之名行破坏监区劳动秩序之实,值班民警还是在对其违反监规纪律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依规处罚之余,耐心为他讲解宪法法律关于权利义务的相关规定。因为,不满30岁的田某接受的正规教育止于小学二年级,他甚至无法顺利地阅读宪法条文。
田某入监以来的种种表现让包组民警心急似火,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教育“切入点”。这一次违纪更是增加了监狱民警的紧迫感。
民警们再次翻开卷宗,田某的经历又一次映入眼帘:从小父母溺爱,经常逃课,小学二年级后辍学,过早踏入社会,10岁出头就结交“拜把子兄弟”,经常打架斗殴;离开父母身边后更是急转直下,如脱疆野马,逞凶斗狠,不计后果,终于陷入犯罪的泥潭。
如果说档案上的记载是描述田某的“文字版”,那么日常改造中的表现就是田某的“现实版”。
民警们的观察显示:田某长期混迹社会,“生活在自己的价值体系里”,对教育改造抵触、排斥,惯于阳奉阴违;厌恶劳动,对监区考核奖惩手段不敏感,劳动改造表现忽冷忽热;人际交往有自己的“小圈子”,平时少言,疑心重,与人保持距离,等等。同时监狱民警运用“艾克森人格问卷”进行的心理行为解析显示:田某情绪不稳,不满现状,心境变化剧烈,遇到刺激易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文字版”的田某和“现实版”的田某,呈现出高度吻合。十监区教导员廖大勇说,监区民警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一致认为,普通的表象之下,掩盖不了田某心理敏感、易冲动、受刺激后易冒险等高度危险罪犯具有的种种特征。
监狱民警已明确无误掌握了事关田某矫治的认知、性格和心理因素三个难点。关键是如何找到突破口。
严谨细密的搜寻终于有了结果。2017年4月,田某再次违纪后,民警在与其亲属沟通时了解到,田某入狱前其父去世,“打那起每年回家看母亲的次数多了不少”。
孝老敬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监狱民警实施的亲情感化教育,会促使绝大多数锒铛入狱的罪犯唤起内心良知,成为认罪悔罪、积极改造的助推剂。田某入狱以来虽表现外向,实则内心封闭、深藏不露。也许亲情教育尤其是孝德引导就是感化田某的那个突破口。
民警们与罪犯亲属就教育转化田某形成共识,并精心录制了一段其母亲身体近况和反复叮咛田某好好改造的视频,拿给田某看。田某的母亲远隔千里,平时无法会见。田某看到视频,热泪盈眶,看一遍哭一遍,直对民警说“我再不好好干就是在作”。
下好一个子,活了一盘棋。田某的改造终于掀开新的一页。
监狱民警深知,改造罪犯首要的是改造思想,只有扭转罪犯思想观念,才能真正攻心治本。他们乘势而上,针对田某“量身定做”了“弱点突破、转化思想、规范行为、固化吸收、全面提升”“五步走”的转化方案。
长年的教育改造经验告诉他们,罪犯缺失的人生思想道德素质这一课,是改造路上绕不开、无捷径、必须补的一课。监区以田某为典型个案,组织全体罪犯参加常态化素质教育,“文化课讲起来”、“身边事我来评”、“文明风大家树”等系列主题活动,对罪犯有效实施了人生启蒙、倡树了文明新风。
置身如此环境,田某改造表现进一步好转。作为鼓励,2018年9月份,监区邀请他的亲属来到狱内,进行亲情帮教。同时创造条件,发挥他在生产工艺方面的特长。各种措施,旨在使其能够“触摸”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步入正轨后,田某的教育转化可谓“顺风顺水”:在监区一向与人少有交往、集体观念淡薄的他,自告奋勇报名参加监区《妈妈不要牵挂》合唱,并入选在临沂监狱举办的“全省第十五届育新文化节开幕式”节目;在“改造路上轻骑兵”卫生大整顿、“前进路上仪仗队”队列训练中,因热心服务、积极训练,被民警委任为监室长和排头兵,为争取集体荣誉贡献一臂之力;以前田某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十分突出,和他编为同一组的罪犯说,过去田某自认为“高人一筹”,不关心人,对人不友好,“现在和他很好相处”。在被评估为高度危险罪犯一年多后,监区报请监狱同意,降低了田某风险评估等级。
涓涓细流汇聚成河。一年多的时间里,田某的改造历程发生重大转折,人格重塑犹如浴火重生。2018年度,因各项改造名列前茅,获得监狱级改造标兵,还由于善于钻研生产工艺,担任了监区工艺员。现在,监狱针对田某文化程度低的情况,组织他参加扫盲补习班,加强对他的文化教育。
把一名高度危险罪犯转变为改造中的积极分子,监狱民警花了一年多时间。他们知道,不论是对于数罪并罚、被判有期徒刑18年的田某,还是其他的罪犯,有一点是一致的:要巩固好改造成果,监狱民警仍不能稍有松懈。
更为重要的是,个案转化只是他们日常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他们还要攻克更多的“难题”。包教包转民警时云肖说,田某的成功转化更加印证了我们多年来探索的结果:必须强调教育转化的系统性、增强思想转化的首位意识和把握个案差异上的规律性。
2018年10月11日,根据山东省监狱管理局要求,临沂监狱召开高度风险罪犯精准教育转化优秀成果发布会,包括十监区田某在内的10个教育转化成果在会上进行了发布,在个别教育、亲情家访、社会援助、心理干预等方面都涌现出很多创新措施。
改造罪犯,难的是趟出一条路来。现在路已铺就,只要认真走下去,一定能到达胜利的终点。(记者 王艳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