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合庆码头渔船如梭。渔民在卸货之余,也收到一纸“蓝色通知”。“目前,我市正在开展近海管理秩序集中整治,在全市印发9000份整治通告,希望和市民携手,共创蓝色海岸。”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工作人员说。
威海湾全景
“蓝色海岸”如今已成为威海的闪亮名片。市民李刚从淄博来威海居住三年有余,闲下来就带着家人往码头跑几趟。“威海的海干净,不管吃啥,咱都放心。”李刚笑着说。
李刚和家人2016年在威海林海小区买房定居。初来乍到,威海的碧水银沙给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夏天的时候去小石岛湾东边的海岸散步,蓝天碧海,偶尔还能看到海鸥。”
美丽的小石岛景色
然而,在他搬来的前几年,住在这儿的居民说,想呼吸新鲜空气都是难事:小石岛湾东侧、涝台河桥以西约千米岸线,海滩侵蚀严重,垃圾随处可见。夏天太阳曝晒下,空气泛着腥味儿,居民苦不堪言。
2013年,经原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批准,我市实施小石岛湾整治保护及海域资源修复工程,投资4100万元,清除建筑及生活垃圾6万余立方米,清淤岸线万余立方米,清理及恢复沙滩15万立方米。为防止岸线侵蚀,还修建防堤路、防护挡墙1700多米,岸线景观得到极大改善。
小石岛海湾
平日里,李刚喜欢和家人一起在沙滩上悠闲散步,晒晒太阳,吹吹海风,俨然成了新“土著”。“威海这几年发展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我闺女都想在这儿找工作了。”说话间,李刚满脸都是幸福。
李刚“搬家记”背后,是我市对沿海岸线的不懈治理。2016年,我市争取3亿元国家资金,实施“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工程。随着滨海湿地植被不断增加、近岸构筑物得到清理、海岸线得到整治修复……
东部滨海新城逍遥湾海水浴场以东海岸整治现场
蓝色海湾整治修复项目尽管尚未完工,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根据2015、2016、2017连续三年的海洋环境监测结果显示,海域海水水质已由实施前的三类提升为二类,完全符合功能区要求;海湾纳潮量增量达到110%,上游排污得到有效控制,广大市民游客的游海亲海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整治修复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明显。
如今,在小石岛湾、双岛湾、九龙湾、逍遥湾、合庆湾等地岸线,水清岸绿,海鸥低翔,一幅生态美丽画卷在我市千里海岸线徐徐铺开,同时被列入国家蓝色海湾行动示范工程,“蓝色海湾”成为我市新名片。
合庆湾全景
“蓝色海湾”不断增加,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依旧马不停蹄。目前,我市正积极开展“生态岛礁”整治修复工程,组织申报“生态岛礁”工程储备项目库;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创新试点-黄金海岸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项目,推广文登区海岸综合整治修复经验;加大对滨海湿地整治修复力度、建立海洋保护区等方式,保护滨海湿地;以小石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大乳山国家级海洋公园、文登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为试点,开展保护区管护能力建设工作,增进保护区管护水平。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重点对辖区内海域海岛海岸带及海洋特别保护区进行整治修复,建立完善了拥有57个项目的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库,累计实施“蓝色海湾”等48个项目,获得上级补助资金近1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30亿元,修复受损岸线75公里、沙滩100万平方米、湿地1万多亩,恢复植被40.9万平方米,清除淤泥200万立方米,清理垃圾140万立方米,移植海藻近百万株。
整治完成的逍遥湾海水浴场
“我市将继续整治修复海域海岸带,将其做成我市的一项民生工程、亮点工程。同时加强后期管理,建立完善海岸带管理保护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治修复的效果,让自然成为海岸线上最美的风景。” 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