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某县要求基层张贴某公告,村里张贴后恰逢雨季,一场狂风暴雨把公告刮没了。恰逢县纪委下来检查,说村里没张贴公告,于是处分了两名村干部。从此之后,村里每每张贴公告,都要先拍张照片。“留痕本该是倒逼开展工作的手段,现在反而成了怕被问责的自我保护手段。”西部某驻村第一书记小张说。(人民日报3月21日)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国家政府机关中各种各样的规定和制度,上级机关对每项工作任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这类考核手段本是为了约束公职人员能切实开展各项工作,防止有人偷懒,消极工作。但是随着某些制度的扭曲发展,上级部门无法清楚的评估基层的工作量,使得部分考核量化标准负担变大,基层干部在正常的上班时间内无法完成,所以只有把实际工作变成了表面工作,为了完成考核任务,把工作形式化,只做表面痕迹而不开展实际有内容的工作。所以针对这一现象破除消极留痕工作、为基层减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实干上来,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基层广大干部的心声和期盼,所以改革工作成果验收标准迫在眉睫。
上级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单位日常工作的监督,了解每位公职人员工作的分配情况,合理调节平衡工作压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对应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防止出现内部分工界限不明确,导致工作量有很大的出入。定期对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工作的内容,而不是一些虚无缥缈的数字,减少对可能存在形式主义的方面的考核,采用更实际的方法来验收工作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