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区秦口河沿岸滩涂潮湿松软,且有芦苇遮挡,是河蟹的栖息繁殖场所,每年这里都自然繁殖出大量河蟹。3月份天气转暖,经过冬天的休眠,河蟹出窝活动。因此,每年到了3月份,在这片滩涂上,都会上演数百村民在夜晚持手电筒抓河蟹的盛况,颇为壮观。
3月22日晚上6点30分,在通向秦口河沿岸滩涂的道路上逐渐繁忙起来,周边的各村村民骑着电动车、摩托车或者机动三轮车陆续赶到滩涂上,等待天黑后河蟹出窝。村民彼此打着招呼,询问昨天的收获成果或者河蟹的市场价格。
冯家镇村民付子邦今年49岁,地里还没开活,眼下正有时间抓点河蟹尝尝鲜。最近这段时间,付子邦每晚都会开着他的机动三轮车带着同村村民付艺四等人一起来到滩涂抓河蟹。
“用强光手电筒照射河蟹,它们就一动不动了,直接拾起来就行。最近这段时间,只要不刮风气温不是太低,每晚上都会有数百村民抓河蟹,远远望去,灯光一片。”付子邦说道。
“主要是先解决嘴馋问题,也是碰天,有时候抓的多,有时候抓不了几只。抓的河蟹多了,自己吃不了了,就拿到市场去卖掉。”付艺四告诉记者,3月初的时候,一斤河蟹市场价能卖到10元,随着卖河蟹的多了,价格有所降低,但也在8元左右每斤。
晚上7点,天色已经漆黑,滩涂上的村民多了起来,手电筒的光点多了起来。由于秦口河涨水,下滩涂之前,付艺四换好水鞋,将盛放河蟹的袋子斜挎肩上,右手拿着手电下滩涂抓蟹。
为了相互不影响,村民们一般都是单溜,走着走着就与其他村民交叉碰面,碰面后,村民们会彼此打个招呼,询问抓蟹成果。
付艺四在滩涂上约摸走了15分钟,但一只河蟹也没抓到,经电话询问,其他的村民也没抓到,付子邦仅抓到了一只。
“可能是今晚有点冷,出窝的河蟹不是很多,平常这个时候,都已经抓很多了。”说话间,付艺四发现了一只河蟹。
晚上8点,滩涂上人数达到高峰,平时冷清的滩涂热闹了起来。记者站在高处远远望去,偌大的滩涂布满移动的光点,甚是壮观。
“天气暖和的时候,一晚上人数最多达四五百人,密密麻麻全是人。最多的时候一个人能抓到20斤左右,平平常常也能抓到二三斤。”付艺四说道。可能是由于当天晚上气温较低,出窝的河蟹不多,村民们的收获都不是很多,付艺四抓到了6只,付子邦抓到了4只,另一名村民则抓到了大小不一共20只。
“再抓下去也没多大意义了,河蟹不出窝,干耗时间,回家吧。”付艺四电话通知付子邦,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回到三轮车处,换下水鞋,整理一番,等待其他同行村民回来。
此时,滩涂上的其他村民也都陆续返回,光点明显减少。
晚上9点整,村民们陆续从滩涂上返回,准备回家,冷清的土路上再次热闹了起来。摩托车骑过,在车灯照射下,土路上尘土飞扬,伴随着村民的调侃打闹和手机铃声,荒郊野外也是一番浓浓乡村情。虽然抓的河蟹并不多,但村民们依然很快乐。
热闹的滩涂回归平静,一切都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