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警吉林市支队教导大队训练场上,吉林市485名公务员集体拍了一张“毕业照”。据介绍,这些公务员目前正在这里接受为期12天的半军事化、全封闭式初任培训。此次培训是为了培养初任公务员艰苦朴素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意识。(新浪网)
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行使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人员,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好坏,管理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目前,公务员职业道德现状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诚信意识不够、公仆意识淡薄、廉洁勤政不够,遵纪守法不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纪律意识,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在制度基础上的规矩意识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内容,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目前,因规矩意识淡薄,人治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和部门民主集中制原则没有得到深入的贯彻落实,家长制、“一言堂”盛行,在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等方面,存在着凭关系、看利益、看好处来决定的现象,决策的随意性很大。政府在要求群众守法守信的同时,必须狠治政风,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为此公职人员要增强依法办事的观念,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管理社会的水平。四加大惩治力度。对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现象的惩治要严厉,要让这些单位和个人付出沉痛的代价,让他们胆战心惊、望而生畏,让有这些行为的公职人员成为众矢之的、到处碰壁、难以立足。一些地方和部门有制度不执行、有规章不遵守,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因人废制,因人废法等现象突出,公共管理服务变色变味,群众不满意,有怨气。规矩意识关系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就要强化公务员严守纪律、遵守制度的规矩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以身作则,懂规矩、守规矩、严格按规矩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规范用权、依法行政,保证各项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的高效规范运行。(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