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好局中局 下好棋中棋
——胜利油田现河厂全面开展战略合作 全力实现扭亏脱困
通讯员 孟涛
5毫米油嘴自喷,日油量7吨,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牛89-斜3的压裂效果远好于预期。产量越高、收益越大的合作模式,极大激发了乙方石油工程公司的积极性,打响了2019年合作共赢的第一枪。
油田党委扩大会、职代会指出,“更加深化合作双赢。”油田先后下达多项指导意见,布好了“两个三年”“两个十年”发展大局。
现河厂着眼大局,积极贯彻油田战略部署。年初以来,先后与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地面工程维修中心、注汽技术服务中心、油藏动态监测中心、石油开发中心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意向书,打破单位藩篱,聚焦油藏经营,筑牢深化改革合作共赢新阵地,这既是现河厂降低盈亏平衡油价、下好扭亏脱困之棋的关键一招,也是做大油田可持续发展大盘子的重要一步。
出車 跨楚河过汉界
李心明一开始是拒绝的。
作为现河采油厂草东采油管理区经理,要把自己的地盘“割”一部分交给石油开发中心合作开发,心里终归有些别扭。但他也很清楚,这一步必须要走,而且要尽快。
合作开发的油藏以超稠油、深层稠油为主,是多年来不好啃的硬骨头。以王146深层稠油区块为例,采油速度只有0.01%,年产量仅100吨,是典型的低速低效储量。
不止草桥地区,现河厂目前难动用储量高达9200万吨,受开发成本限制,短期内无法做到全面高效开发。为此,现河厂以“盘活油气储量资产、推进增储建产和效益开发”为目标,与油公司合作动用一批、与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撬动一批、与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研究一批、与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合作承包一批以及采油厂内部治理一批,通过“五个一批”部署,打响了这场低速低效储量歼灭战,这是现河厂打好勘探开发“五大战役”的关键一战。
“油田已经摆好棋盘,定好规则,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方圆之中下好自己的棋。”厂长路智勇说,现河厂充分利用油田《关于油气合作开发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与工程公司、研究院、油公司、专业化队伍签订合作协议,落合作之棋,破发展之局。
此局的重头戏,就是与石开、鲁胜两家油公司的合作开发,涉及14个区块,2800多万吨的地质储量。“虽然油公司负责开发,但是我们争取让自己的职工去承揽维护工作,还能多创一部分效益。”李心明说。
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给工程院带来了不小压力。他们主动优化措施,调整了草20-平148井微生物驱油时,功能性激活剂和菌液的用量、比例,扩大了驱油规模,提升了驱油效率。
共赢 不打甲方小算盘
2月27日,现河厂与鲁胜公司领导、专家以及经营、财务、注采、人力等相关负责人进行对接,针对合作模式、合作时间以及结算方式等细节深度交换意见。这是双方有合作意向以来,开展的第6次对接。
自1月31日签订今年第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开始,现河厂就与各合作单位多次对接合作细节,争取更优质的服务、更有效的技术以及更优惠的价格。
无论是与油公司的合作开发,还是地面工程维修中心的业务大包合作,都无从借鉴。“我们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担当,就算摸着石头过河,也要吃了合作的第一只‘螃蟹’。”路智勇话语坚定。
聚焦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双赢,现河厂开展了大量工作,也表现出极大诚意:提供地质开发资料,为新技术提供试验田,厘清安全环保综治等责任界面……布好发展的局,走好自己的棋,积极探索双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甲方不是甩手掌柜,落子之后要有后招。协议签订后,采油厂每周分系统进行对接,随时掌握最新动态,并主动提出意见建议。“无论怎样合作,现河人对现河厂是最了解的。”路智勇说,主动介入减少无用功,最大化发挥乙方的技术优势,为合作共赢提速提质提效。
乘势 他山之石可攻玉
对于合作,现河厂其实“早有预谋”。2018年下半年,采油厂就与油藏动态监测中心开展了相关合作,实施温压剖面监测20井次。
“以前现河测试大队不具备该技术,每次都是外雇承包商开展测试。”地质所所长刘中伟说,在专业化改革后,现河厂主动联系中心开展合作。截止目前,实施温压剖面监测41井次,已见效21井次,平均排水期缩短一天,累增油220吨。
他山之石,效果初显,而接下来的举“棋”定向,同样关键。
按照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采油工程管理、地面工程布局、生产销售管理、油地关系和综合治理、人力资源配置“六个一体化”要求,围绕油藏经营管理,采油厂与各家单位还会在技术协作、联合攻关、成果共享、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战略合作向纵深发展。
“签协议、搞合作只是第一步,我们将以降低盈亏平衡点、实现扭亏脱困为第一要务,加快合作步伐,强化技术创新、机制创效突破产能效益关。”路智勇已在心中谋划出采油厂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计划用三年时间盘活、消灭低速低效储量,增加SEC经济可采储量,全面释放油藏潜力和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