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欣 杨峰
了解到《手镜》主创、演员从北京载誉归来,3月12日,记者慕名来到淄博市京剧院,探秘《手镜》台前幕后的故事。
刚进门口,记者就听到了几段中气十足的京剧唱段,这是演员们正在进行训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部戏被搬上舞台之前,演员背后的辛酸和汗水很少有人知道。
《手镜》是由淄博市京剧院精心打造的新编京剧,其剧本由李书圣、王鹏、高志娟共同创作。邀请著名京剧表演、导演艺术家周龙,山东省京剧院音乐总监、国家一级作曲指挥于建民,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白文国,山东歌舞剧院青年舞美设计师林琳,山东省吕剧院造型设计师刘志明,淄博市五音戏剧院高级舞美师林毅等知名专家加盟创作团队。
主创团队之一、剧中玄烨的扮演者、淄博市京剧院副院长孟庆标说,说来也是巧合,《手镜》剧组的主创团队是清一色的山东籍,大家齐心协力打造出精品,这次的成功与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为了锻炼培养自己剧院的演员,该剧演员均由淄博市京剧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担纲。
孟庆标介绍,自2017年6月淄博市京剧院与国家京剧院签订“帮扶共建合作”单位以来,得到了国家京剧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此次受国家京剧院邀请,参加国家京剧院组织的“致春天”展演,也是“帮扶共建”的重要体现,也是唯一一家受邀请的地市级院团。一个地市级的院团受邀在京剧圣地梅兰芳大剧院演出,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这也说明地市级院团也能排出好戏,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演出受到了京城观众的欢迎,整个剧院座无虚席,1小时45分钟的演出,掌声不断。”
这是一部表现清代历史的正剧,以京剧艺术形式呈现,而清代戏的着装服饰的规制要求有其独到之处。
“这部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从衣着扮相,到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与传统京剧大相径庭。传统京剧都有水袖藏手,长须遮嘴,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演员的一些动作更好地掩饰起来,走台步一板一眼,一举一动,手往哪放,脚往哪走,都有一定的规矩。大家私下里看了很多清代剧,用心去揣摩剧中人物的言行举止,认真模仿排练,尽全力做到最好。”孟庆标告诉记者。
剧中王士祯的扮演者李滨是高青人,毕业于山东省戏曲学校,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音色圆润醇厚。12岁的时候,在喜爱京剧的姥爷的影响下,他报考了山东省戏曲学校,没想到一举考中,从此便开始了他的京剧生涯。
王士祯是清朝官员,对一个惯于表演传统京剧的演员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为了表演好这个角色,我多次跑到桓台的王渔洋纪念馆,翻阅大量历史资料,领导们还专门请来专家讲了王士祯的历史、家风、家训。”李滨说,“空余时间,我也看了一些讲述清朝的电视剧,还有别的院团演出的清朝戏曲,学习他们的演出动作、扮相等。”
这部戏有1小时45分钟,有1小时20多分钟是由李滨来唱,难度可想而知。
但凭着青年演员的毅力,李滨将一个不负民、不负天的王士祯呈现于观众面前,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观众和专家的认可。李滨说,“这次演出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演出结束后,观众们还意犹未尽,坐在座位上不走,光谢幕就谢了五六次。”说起这个,李滨倍感荣幸,也由衷地感谢北京观众对自己的认可。
剧中饰演苏秋娘的徐敏说,作为一个地市级剧团的演员再次来到梅兰芳大剧院,心情非常激动,从现场的反馈来看,气氛相当热烈,这也让他们这些青年演员树立起信心。“从2015年扮演的小宫女到这次的女一号,感觉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导演周龙的启发下,自己的唱腔、身段、扮相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此前,该剧导演、中国著名戏剧表演、导演艺术家周龙在阐述《手镜》的创作时说,《手镜》表现的王氏家族,为山东淄博桓台新城的文化世家。该剧从主创到演职员都由山东籍的艺术家担纲,山东人写山东的故事,山东人塑造山东的人物形象,由淄博市京剧院以京剧的艺术形式来呈现,体现了山东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具有特殊的意义。
周龙说,该剧虽以一个家族的家规、家训入手,但其思想内涵是有着更加广泛、更为深远的意义。今天,我们选择这样的题材将其搬上舞台,一是为了传承、弘扬先贤的“立德”“立功”“立言”道义德行,二是其主题立意在当下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