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鸿斐 赵璐 )为顾客快速检测蔬菜农药残留,教老年人区分保健食品和药品标识,学习如何辨别真假白酒、香烟、香皂,宣传消费维权法律法规,接受消费者现场投诉……3月15日9点,临淄区市场监管局、临淄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区卫生健康局等有关部门,以“信用让消费更放心”为主题,举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现场发布消费警示、为群众讲解消费维权、食品安全、假冒伪劣产品识别、老年人保健品消费知识,带领群众探访“透明工厂”以及“计量实验室”,让群众零距离接触食品生产加工过程。
“这是我从超市刚买的茼蒿和韭菜,你帮我测测有农药残留吗?”看到咨询台上的快速检测设备,家住闻韶生活区的杨女士将一袋蔬菜递过来,区市场监管局检测人员当即将蔬菜取样放入容器内,然后将溶液滴到试纸卡和试纸槽内。待试纸卡和试纸槽静置1分钟后,试纸卡和试纸槽均出现颜色。检测人员告诉记者:“试纸卡上如果出现绿色,则表示农残没有超标,是合格的。试纸槽上的T区比C区颜色深,也代表合格,如果浅或者没有显色,则代表农残超标。”最终检测结果显示,杨女士买的茼蒿和韭菜都是合格的。
当执法人员讲解如何区分假冒伪劣药品以及保健食品时,现场的中老年人纷纷围了上来,“看准这个‘蓝帽子’标识,这说明是保健食品,并没有药品的功效。有部分经营者为了推销,更是用不科学的论述渲染药效,夸大功效,刻意混淆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概念区别,大家购买保健品一定要看清楚、问明白。”“现在很多卖保健品的专门找我们老年人,这样说我就明白了,以后我可不能让卖保健品的忽悠了。”家住勇士社区69岁的周先生告诉记者,希望这样的消费维权活动能够经常举办,尤其是面向中老年消费者,多普及消费维权知识。
临淄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磊表示,区市场监管局整合以后,将充分发挥职能聚合优势,围绕“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深入开展保健食品各项整治,倒逼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引导消费者树立品质消费理念,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营造全区健康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