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政协委员、民盟德州市委副主委、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张苹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部署,加强我市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特提出本提案。
一、建立“德州市心理健康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当前,我市正处在加速工业化的重要时期,乘着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受此影响,社会成员个体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德州四所高校共有在校生4.7万余人,其中部分学生因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大,出现精神焦虑、心态失衡甚至精神抑郁等问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农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刑满释放以及缓刑人员等特殊群体亟需在专业心理咨询师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的宣泄、释放。但是,我市却缺乏心理健康实训基地,不能满足全市人民对高质量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
二、建立“德州市心理健康实训基地”的可行性。一是坐落在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院内“德州市公共实训中心”总部和11个分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可以为“德州市心理健康实训基地”提供必要的场地。二是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有应用心理学教授1名、副教授2名,有心理学研究生学历的8名,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老师53人,为实训基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规律研究、心理知识培训、心理咨询等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三是民政部门最近几年一直有政府购买心理服务计划,可以利用省民政厅的政府购买心理服务资金,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因此,依托“德州市公共实训中心”建立“德州市心理健康实训基地”是可行的。
三、“德州市心理健康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及效益
(一)建设思路。建议“德州市心理健康实训基地”由德州市政府牵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建设,以对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咨询、预警、心理研究、心理辅导为基础,积极争取省民政厅在心理方面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为德州当地的大、中、小学校培训心理健康师资,为驻地的武警、消防战士、交警等开展心理疏导、心理拓展训练等活动,为德州的各行各业有心理需求的团体、个人提供服务。
(二)地点及设备要求。在新建的“德州市公共实训中心”大楼划出一层或半层,设置减压房一个模块,配备音乐催眠椅、沙盘游戏设备、心理测评系统软件及其配套电脑、电脑桌等设施,设团训室一间、电话咨询室一间、心理咨询工作室若干间、等待室若干间,建设装修造价约200万元。
(三)预期成果。一是通过开展讲座、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教给学生和其他受助群体控制情绪的方法,引导学生和其他受助群体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加生活的满意度,帮助学生和其他受助群体快乐成长和生活。二是建立起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平台,畅通学校与学生父母、学校与社会的交流渠道。三是建立一套完备的学生、德州市民心理评鉴系统,及早发现心理问题人群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四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实训体系。五是引进“24小时生命救助热线”,无缝隙陪伴德州市市民的生命安全。六是争取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资助,承担培训、科研等项目,成为德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孵化器和政府智库。
四、“德州市心理健康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有助于健全德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进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阵地化、经常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培养良好道德风尚,预防或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心态稳定和人际和谐,提升公众幸福感,维护全市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