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威高民俗文化邨显得格外热闹,山东省首届“文昌星”戏剧展演暨威海第四届国粹民俗文化庙会在此拉开帷幕。
古戏楼、大牌坊、艺术馆人头攒动,鲜亮的红黄绸缎缠绕在廊道两旁,将错落有致的古典院落点缀得喜气洋洋。伴随着铿锵的鼓点,舞龙队喊着响亮的号子,将长龙舞得惟妙惟肖。
舞龙表演。
“半个月前,我们就开始训练,今天是我们第一次登台演出,别提多激动了。”一场表演下来,62岁的孙淑华意犹未尽,跟着现场鼓点扭动着。
这边舞龙的队伍刚退下,那边特色民俗秧歌的大队人马便接了上来,浓妆艳抹的媒婆、摇曳起伏的跑旱船、憨态可掬的老猪……个个都是市民喜闻乐见的角色。
戏楼广场上,《梨花颂》《穆柯寨》《红灯记》选段“光辉照儿永向前”等传统经典剧目轮番上演,精致典雅的舞美,精湛娴熟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戏迷和市民驻足欣赏。
台上唱着,台下的戏友也跟着哼唱。64岁的王河山平时没别的爱好,就爱唱京剧,这出戏可是演到了他的心坎儿里:“唱得真不错,这样的文化活动应该多办办。”
在一个售卖风筝的摊位上,除了有传统的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装饰的风筝,还有几件半成品。大家可以选择中意的图案,描画上自己喜欢的色彩,亲自制作一只与众不同的风筝。这一新颖的形式让不少围观的群众拍手称妙。
昨日是“三八”妇女节,在庙会现场,“风华媛梦”旗袍协会的女同胞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旗袍,随着音乐不停变换队形,将旗袍的韵味与女性的优雅展露出来,同时也展现着威海女性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为庙会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
据了解,本届庙会为期三天,多元精粹演艺、文庙祈福铭志、匠心技艺体验、文博尚品惠展、千娇百宠盛会、智趣游艺雅集、抖音摄影竞秀七大特色板块,6场次精粹演艺、20余项非遗文创体验也将陆续和市民见面。更有“七星之品”摇奖、“移动杯—醉精致·最精彩”拍客大赛、翡翠“矿山”寻宝、知否知否“国学经典、非遗科普、智慧灯谜”有奖竞猜等活动,让市民在感受浓郁民俗风情的过程中,体会别样的惬意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