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于家尧河,在寿光不少人都知道,那的村民家家住小别墅,水电暖气一应俱全。而村南头的废旧湾塘,在于家尧河村民眼中,就如同一个正在成长的小姑娘,出落得越来越漂亮,成了村里的新亮点。
与过去相比,如今水上凉亭的颜值增加了很多。或许,只有见证了它历史的人,才会真正知道其中的变化。
聊起变化,老人们很感慨:
“从我小时候记事开始,湾塘就一直在,后来就成了各类垃圾的填充地。”在已经82岁的张大爷眼中,这个已经有二三百年历史的湾塘只是长满野草的垃圾场。
其实,早在2015年,村民户户盖起小别墅后,于家尧河开始对湾塘进行了改造,撒上鱼苗,栽上荷花,每逢春节、中秋节,每家分上几条鱼,好不惬意。然而,生硬的围挡,让本该充满灵性的湾塘太过平静,似乎很难与整齐划一的楼房融为一体。
年前,在街道的扶持下,于家尧河先后投资70多万元,在旧湾塘上新建了凉亭、栈道和假山,与仿古木栅栏相趣成章,亭台楼榭、流水鱼跃,一种穿越时光的美景由此展开,一束束水柱喷泉,泛起阵阵涟漪,激荡出别样风情。
阳春三月,春风十里。
人居环境提升上,于家尧河村民无疑是幸福的。
干支相接、户户相通的柏油村路,顺墙而过,处处围绕的绿色植被,干净整洁的院落总会留有一处“田地”,在那里,你会看到冒芽吐绿的时令蔬菜和弓腰耕耘的背影,时不时还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儿围桌而坐,传出阵阵悦耳的嬉闹声。
行走在于家尧河村内,透过庭院栅栏,总能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景。推门而入,盆景花卉摆满其中,鸟笼内撒欢的黄鹂,叫声清脆。门前的家训牌、沿侧的文化版面、矗立着的村训墙,总能让你驻足细细品味。
每一个村都应该有一处“魅力担当”。就于家尧河而言,水上凉亭的“前世今生”,记录着湾塘的蜕变之路,也见证着村庄的发展,折射出的,是人们幸福指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