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银峰
通讯员 郭玉平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徜徉在汇丰石化集团全省首个企业自建花园式湿地公园中,春风拂面柳绽新绿。曲折的水系,在错落有致的景观中,营造出了曲径通幽之意境。顺着淙淙水流声溯流而上,管道起点是汇丰石化供排水车间的中水净化系统。整个厂区内,道路干净整洁,装置井然有序,却毫无半点异味,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构成了一幅绿色发展的和谐画卷。
这处湿地公园是汇丰石化集团坚持“清洁生产、绿色发展、自然和谐”环境保护方针的见证。该公司供排水车间副主任郎贤芬是这一项目工程的重要建设者,13年间,她辗转多个岗位,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从一名临时工起步,成长为主持8000万元项目的工程师,她用辛勤的劳动践行着公司理念,用青春和汗水演绎着一名石化女工的传奇故事。
1、偷师学艺操作工变技术尖子
“滴滴滴……”
雷厉风行、严谨细致的作风,是郎贤芬的工作表情。
谈起郎贤芬,周莲眼里透露出些许敬佩神色。“我很佩服朗大姐,工作严谨、考虑非常周全。安排一项工作,从工作流程到预案非常清晰,这种人很难得,她工作中几乎不出错。”
45岁的郎贤芬是汇丰石化工作了13年的“老员工”。回忆起刚进厂时候情景,她说,当时工厂规模还很小,一个月只有300块钱工资,那时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年收入20余万的这一天。“我第一个工作岗位是废水化验,那时候整个社会环保体系还没有健全,环保管理水平也相对落后。”当时与她一起进厂的很多员工陆续离开了公司,可是她坚持下来了。
“因为我坚信,工厂一定能好起来。”
当了6年化验员的郎贤芬,2012年突然被调到水处理车间工作。“你们可能都想象不到,图纸不会看、压力表不会看、阀门也不知道怎么开关,那时候交接班同事说的话,我都听不懂。”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郎贤芬一脸尴尬。“不会就学,师傅没空教,我就在他们维修时候学。半个月不到,全流程我就都学会了,可以独立操作了。”郎贤芬一脸坚毅地说。这是怎么做到的?郎贤芬说,公司发了一本操作规程,她就先从操作规程学起,不到一周时间便将操作规程全部背过。
就这样,郎贤芬凭着女性特有的坚韧,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岗位操作工。第一次考试时她的成绩不及格,但是从第二次开始,她的师傅就考不过她了。之后的历次岗位测试中,她都是名列前茅。
2、认真负责守好公司环保生命线
随着环保政策变化,汇丰石化集团对于环保投入显著加大。2013年,公司成立水处理车间,要建设顺酐污水处理项目。在先后两拨人都没能胜任的情况下,郎贤芬作为第三人选被派出。“那时候我非常不愿意,因为顺酐污水处理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领域,根本不懂。但我知道,领导让去就是让我顶起来,而不是去学习。”
就这样,她参加到了项目中。可是公司发展速度,远超她预料。在水处理车间只待了3年,2016年公司污水处理厂扩容,她成为了总造价8000余万元的全国石化行业首套含盐废水零排放资源化利用项目的“总执行”。
作为项目甲方负责人,她每天都在施工现场,一有问题就跟施工方有经验的老工人请教。项目甲方向乙方甚至第三方学习,她不仅没有被人讥笑,反而赢得了尊重,因为她问到啥就一定学会啥。
如今的她,已成为汇丰石化供排水车间的副主任,管理着四套大型设备。顺酐污水装置、含盐废水装置、污水处理装置,以及循环水装置。她无缝切换在不同设备中,游刃有余。“我们是汇丰石化生产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环保的最后一个关口,直接影响着公司环保成绩和未来发展。”
在钢铁塔林中穿行的女工不少,可是能够担任车间主任的确实少见。谈及未来,她说:“环保达标是企业的底线,我的工作就是保证设备良好运行,守护好公司水环境治理最后一道环保生命线。”
3、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赢得未来
守护好环保这道关口,不仅需要“郎贤芬们”的付出,更需要汇丰石化集团的巨大投入。郎贤芬说,公司对环保投入从不吝啬,始终坚持以高于国家标准的环保标准来升级设备、安排生产。
多年来,汇丰石化始终坚持“清洁生产、绿色发展、自然和谐”的环境保护方针,前瞻规划、提前布局。先后投入环保专项治理资金8亿余元,引进了国内外最先进的环保处理技术,不断推进企业环保技术升级,使企业环保治理水平始终处于行业领先位置。2017年,国家环境保护部把汇丰石化集团作为标杆企业,参与编写修改石化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汇丰石化获得全国地炼行业首张排污许可证。2018年11月,被石化联合会认定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实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和谐发展。
蓝图已绘就,未来更可期。“始终严守安全环保底线,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绿色汇丰、智能汇丰、幸福汇丰’。这是汇丰的目标,也是每一名汇丰人为之奋斗为之追求的最高理想。”郎贤芬说。